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卷

开始测试
剩余时间

20分

一、选择题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不求变革制度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2、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3、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4、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是(   ) 

A.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D.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奕

5、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7、《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8、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9、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出行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制度的落后,且洋务派以维护封建制度为根本目的,故选A。

   洋务学堂的创办反映了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举措,有利于教育近代化。故选D。

  根据题干中信息“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可知与洋务运动有关,而洋务运动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故选C。

  ACD都是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实表述,只有B项是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根据题干中信息“自强”“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可知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提出“自强”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故选A。

   依据材料中人物信息“邓世昌”可知。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海战事件。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率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为国殉难。因此,答案为C。

   “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是解题的关键,《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答案为D。

  结合所学可知,因日本的侵略1894—1895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因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因此,题干中所反映内容出自《马关条约》。故本题答案为B。

   “海东龙泣舰沉波“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指的是清政府战败后,李鸿章远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因此,答案为C。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因此,答案为A。

B卷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看到中国在武器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李鸿章在70年代又开办开平矿务局、上海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_______和__________。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2)谈谈洋务运动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展开答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今棘手的问题也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2)与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皆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3)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

展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