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默认 大 中 小
1、袁世凯的皇帝梦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后,久怀篡权野心的袁世凯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他加快了篡权的步伐。10月6日,国会在军警压力下,被迫选出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当袁世凯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下令解散国民党,并收缴国民党议员证书,这距他上任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可谓是雷厉风行。
因为解散了国民党,导致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仅仅过了两个月,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国会,同时废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也由在任总统指派。
由于大权在握,袁世凯的皇帝梦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不过,他很清楚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会遭到很多人的声讨。这时他身边的亲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让其父相信舆论拥戴他称帝,袁世凯的大儿子竟然特地印刷了假的《顺天时报》。《顺天时报》是一份由日本人办的中文报纸,读《顺天时报》早已成了袁世凯的生活习惯。因为这份报纸是日本人办的,因此并不忌讳政治敏感话题,相反,它更是对“反对帝制复辟”情有独钟。为了避免报纸动摇袁世凯当皇帝的信心,袁世凯的儿子亲自出了几万块银元购买了印刷设备,然后按照《顺天时报》的固定格式,把反对帝制的文章改成拥护帝制的,印刷以后送进父亲官邸。拥护袁世凯称帝的人并不止他的儿子一人,袁世凯身旁的亲信为了各自的私人目的,无不怂恿袁世凯复辟称帝。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袁世凯复辟。此时,黎元洪选择了沉默;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他手下的得力大将都表示反对或持保留态度;特别是梁启超,逐渐看清袁世凯的本质,更是在后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为予以抨击,并与云南将领蔡锷密谋反袁。
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止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决心。袁世凯一意孤行,将他的登基大典定在了1916年的元旦。袁世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筹划着登基的时候,如火如荼的护国起义爆发了。洪宪帝制一出台,便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和声讨。
1915年12月23日,云南护国军起义,虽然护国军的力量还不足以打败袁世凯,却促使贵州、广西、陕西、浙江等省先后独立。更让袁世凯失望的是,他亲手栽培的得力助手段祺瑞和冯国璋,却在他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背叛了他:段祺瑞早在袁世凯筹划着复辟的时候,就聪明地辞去总长的职务,以生病为借口离开;而冯国璋当时任江苏将军,坐镇南京,因为他离袁世凯较远,因此不必担心,而是拥兵观望;而袁世凯的国务卿徐世昌也在劝说袁世凯不要称帝无效的情况下,辞职而去了。
在护国军的进攻和全国人民的声讨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次日废除洪宪年号,这个做了仅仅83天的皇帝就这样黯然下台了。同年6月6日,在这个国人看来顺顺当当的日子里,袁世凯却一命呜呼离开了这个风云多变的人世了。
2、北洋军阀的兴衰
北洋之说最早出现在宋朝,主要指黄海、渤海区域。后来在清朝1791到1821年间,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均为北洋。包括江苏、山东、直隶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而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北洋水师”、“北洋军阀”、“北洋政府”、“北洋通商大臣”一般是指以李鸿章为创始者,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一系政治力量在北洋地区的政治、军事、商业活动。
但凡说到“北洋系”,必然要从袁世凯在清末时的“小站练兵”说起。小站原名新农镇,距天津约六十余里,原本是荒凉之地,后来因大沽至天津的铁路修通后,新农镇成为其中的一个小站,而新军队伍入驻开始,通过铁路来往的军事及其商贸活动与日俱增,小镇也日渐繁华,以至于后来人们忘记了“新农镇”的名字,而习惯性的称之为“小站”。在这个原本毫不起眼的地方,走出了清末民初诸多重要的军政人物,史家也习惯性的冠之以“北洋系”之名。除首领袁世凯外,当年的小站旧人几乎囊括了后来北洋军阀中的所有重要人物,如“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后来担任各省督军或巡阅使的李纯、曹锟、吴佩孚、王占元、陈光远、段芝贵、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田中玉、卢永祥、齐燮元、孙传芳等等。就连闹复辟的张勋,也曾一度投身小站,而小兵出身的冯玉祥、还有孙岳等革命党,当年也都是袁世凯部队的出身。除了一干武人之外,袁世凯还在日后的升迁中笼络了一批文臣,如徐世昌、朱家宝、周自齐、梁士诒、曹汝霖、陆宗舆、王揖唐等,这些人也随着北洋系的势力消长而浮沉,并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
北洋军阀就是从北洋系衍生而来,当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由于整个新军都有袁世凯一手策划并且训练起来的,所以众将士都听命于袁世凯,但是袁世凯死后,由于没有一个强势的人物能够威慑住其他将领,各个将领谁也不服谁,于是就诞生了军阀的概念,这里的军阀与三国时期的军阀概念是一样的,不过就是武装不同而已,都是割据一方的军事将领。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