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

天与为乐者(  )           少闲人(   )

[答案]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句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其具体运用是___________。

[答案]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随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似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虽乘奔卸风,不如疾也。

D.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模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元丰六年用的是什么纪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对“念无与乐者”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想起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B.思念起家人,心里十分烦恼。

C.想起那些一起游乐的人都已离去。

D.想起没有什么可以游乐的地方。

6、对“庭下如积水空明”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天空中月光明亮,房间里月光如水。

B.庭院里洒满月光,像地上积满了水。

C.庭院里洒满月光,像空中的明月倒映在水中。

D.庭院里的月光像是积聚在那里的一潭透明的清水。

7、上文分为三段,试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简评上文写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回答问题。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其书;汉武得鼎,以其年;叙孙胜敌,以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②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地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歌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③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④即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孺;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9、下列句中的雨字,与“亭以雨名”的“雨”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A.麦于岐山之阳

B.即而弥月不

C.五日不雨可乎

D.始旱而赐之以

E.皆之赐也

F.使天而

G.一日三

10、下列句子中的年字,与“其占为有年”的“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名其

B.余至扶风之明

C.期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D.五谷大熟为大有

1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与“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的“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今将军外托服从之而内怀犹豫之计

B.盖儒者所争,尤在于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胜道也哉

D.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12、下面四句中,加线字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是( )

A.民以为未足

B.寒者不得以为

C.饥者不得以为

D.造物不自以为

13、翻译下面句子。

A.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