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字号: 默认

主讲: 李红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历久传诵而感人至 深,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而只凭了它在其中所表达的人世间最弥足珍贵 的亲情,是凭了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一位可敬可爱而又可怜的慈父形象。每读一遍《背影》 ,我们 就会收获一份感动;每读一遍《背影》 ,我们就会对父爱多一份理解;每读一遍《背影》 ,我们就 会有更多的发现。

二、整体感知

(一)四次背影

1、找出文中出现“背影”的句子,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课文写背影,一共有四次。

  (1)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背影”,这句话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与父亲不相见都二年余了,作者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就引导我们继续读下去。

  (2)第二次是在第6自然段,是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3)第三次,还是这一段,这一段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是这一次可以说是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4)最后一次是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也就是: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文章以背影为线索结构文章,脉络分明:开篇破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

  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

2、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哪里是父亲说话难听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啊。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觉得第二个“聪明”使用了程度副词“太”,还加了“!”,均是褒词贬用,都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之意。是反语的用法。恨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深深的自责!感情是层层推进的!

3、重点赏读第六段。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

  a、父亲的外外貌黑、深青

  b、走路的姿势蹒跚 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动作 探、攀、缩、倾 行动不便,艰难

(二)四次流泪

1、找出文中出现“流泪”的句子,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逝,父亲失业, 祸不单行,家境十分惨淡,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次是在浦口车站望 父买橘,这是感情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他穿着臃肿,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但怕 儿子在路上口渴,执意买些橘子,充分表现了爱子的一片真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 ,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第三次是车站别离,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 中,回到车厢,回想起你新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关头,于是流下了惜别之泪。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 远矣。 ”又一次牵动作者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感情一 时喷发,于是流下了伤心的泪。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从四次流泪中,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 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文章中作者共流了四次泪,徐州见父——悲哀的泪(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望父买橘—— 感动的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父子分手——不舍的泪(我的眼泪又来了) ;北京思父—— 伤心的泪(在晶莹的泪光中) 。

(三)四句父亲的话

  文章中凝聚着父亲对我的关爱的话主要也是四句。

  第一处: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忧心如焚,但 是儿子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亲自送儿子。

  第二处: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把儿子送上了车,已经照顾得无 微不至了,可是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到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为儿子去买橘子。过铁道不容 易,父亲自己很明白,可是为了儿子,自己仍然心甘情愿地去买橘子。

  第三外:“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离别时说的话。

  第四处“我走了,里边没人” 。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后来信报平安,才能 放心。

  四句话中蕴涵父亲多少对儿子的怜惜、体贴与依依不舍,朴实的语言中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 挚感情,父亲的那颗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当然三个“四”次并不是相互割裂,独立存在。

(四)文章的主旨:父子情深

 

三、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主题:父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