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字号: 默认

1、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

 

2、古代文化常识:何谓“水秋千”?

  “水秋千”是古人把秋千游戏引入水游戏中来而创造的一种游戏,可以说是水上运动和秋千运动相结合的新的游戏形式,一般在农历五月左右举行,通常还伴有龙舟竞赛。这时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会前往观赏。五代花蕊夫人《宫词》有云:“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五代时的水秋千尚在初创时期,宫中也不常见,因此那些宫人听说有人玩水秋千,便争着拨开珠帘,翘首以望。

  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水秋千的制置和玩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水戏呈毕,百戏乐船并各鸣锣鼓,动乐舞旗,与水傀儡船分两壁退去。”可见,水秋千的木架是分立于两条画船之上的,游戏者荡起秋千,奋力蹬踏,待到荡得与架平行之时,顺势来个筋斗,腾空而起,再翻身入水。显然,这种水秋千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有专门训练的人才可进行表演,也就是说它不适合普通的人,属于一种观摩性的游艺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秋千是跳水运动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