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默认 大 中 小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线的字注音。
①南京大屠杀曾经以侵略者的______(cǎn)无人道而震惊中外。
②福楼拜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_____(yīng)。
③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 )背。
[答案]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两个语句( )
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______;体贴万物,______。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A.像柳丝的飘忽 像细雨的滋润
B.像细雨的滋润 像柳丝的飘忽
C.像飘忽的柳丝 像滋润的细雨
D.像滋润的细雨 像飘忽的柳丝
3、按要求默写。(4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2)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经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使他们写出很多名篇佳作。请你写出与“月”有关的古诗句。(课内外不限)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tǎn)____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2)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漩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是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节选自《壶口瀑布》 梁衡)
4、根据拼音写汉字:平tǎn________
[答案]
5、请说说第⑴段“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一句中“钻、觅”两个动词用得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第⑴段中运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来描写“轰然而下”的瀑布,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⑵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请你从文中举出一例语句,说说你从这些语句中悟出了人怎样的感情?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