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默认 大 中 小
一、 填空题
1、写出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①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___________
②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____________
③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部时事的片子。____________
④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____________
[答案]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似的喝采……
[答案]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
[答案]
二、文段阅读。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6、在上文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
7、“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________(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概括文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