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一种人们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农业的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渔业)和副业等。

活动:

1、什么是农业?玲玲和贝贝都有自己的看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农业是一种人们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渔业)和副业等。(图中左上图表示林业、左下图表示水产业、右上图表示种植业、右下图表示畜牧业)

2、结合身边事例,说明农业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活动。

  答案:略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1、历史悠久

  阅读: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中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大豆、大白菜、芥菜、萝卜、韭 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中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中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 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2、发展较快

  目前中国一些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立了大量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得以改造升级,城郊农业蓬勃发展。

  阅读:

新型农业

  新型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诸如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创汇农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所生产的农产品 面向国际市场。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以水果、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产品的外向型经营为重点,是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观光农业将农 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引导游客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如游览、垂钓、采摘水果和蔬菜。绿色农业侧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改变过度依赖 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

 

4、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我国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渐普及,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储存、保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阅读:

超级杂交稻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2011年试验田亩产已达到926.6千克。而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仅200千克左右。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为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活动:

1、阅读下列材料,谈一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无土栽培是采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以塑料、锯末、泥炭等作为植物生长支撑介质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成分易于控 制,可随时调节并循环使用,在光照、温度适宜而缺乏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皆可推广进行。大都市的近郊,也可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生产蔬菜和花 卉。

  答案提示:从图文资料可以看出,无土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和空间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大 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得许多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或改造,使农业生产的空间大大拓展,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发 展。因此,我国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荔枝主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4—6,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议一议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从图文中可以了解到,北方内陆地区的西安也可以出售产自南方沿海地区的新鲜荔枝。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 和科学技术进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产自南方沿海地区的荔枝可以迅速运到北方投放市场。随着我国生产优良荔枝的技术和保鲜、 冷冻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荔枝经过长距离运输还能保持新鲜。

(三)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1、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小麦集中分布在北方

  (2)水稻集中分布在南方

  (3)主要产粮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产粮区。在一些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活动:

  1、读图4—8、4—9,完成下列任务。

  (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

  (2)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2、请把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这7个商品粮基地的序号标注在图4—7中。

 

  3、读图4—7,说一说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

  答案提示:

  1、(1)图4—8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食为米饭;图4—9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食为面食。(2)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2、略。

  3、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由南部沿海到东北平原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集中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平原、河谷和高原地区,华北地区以冬小麦为主,东北地区以春小麦为主。

2、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1)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类型

  我国经济作物类型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的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被称为热带作物。

  (2)经济作物的特点及作用

  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有的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的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3)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产区

  

  阅读:

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

  油料作物中,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

  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广东、云南亦生产较多。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饮料作物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主要产茶区,主要产茶省有福建、云南、浙江、四川、湖北等。

活动:

  1、说一说家乡有哪些重要的经济作物,举例说明它们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中国北方有一家制糖厂,拟在附近开辟一个甘蔗生产基地,以满足制糖原料的需求。这种想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案提示:

  1、略。

  2、不可行,因为甘蔗性喜温热,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不适合在北方种植。

 

(四)畜牧业的分布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大类。

1、牧区畜牧业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草原区,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四大牧区,这些地区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

  牧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这里草场资源丰富,牧场广阔、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牧业生产历史。

2、农耕区畜牧业

  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农耕区,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这里饲料资源丰富,以圈养为主要生产方式。今后将向专业化生产方向转化。

3、各地主要优势畜种

活动:

1、读图4—12、4—1 3,完成下列任务。

  (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牧区畜牧业的景观,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农耕区畜牧业的景观?

  (2)试从主要畜产品、饲养牲畜的主要方式、饲料来源三个方面,比较中国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差异。

  答案提示:(1)图4—12反映的是中国牧区畜牧业的景观,图4—13反映的是中国农耕区畜牧业的景观。(2)牧区畜 牧业主要饲养羊、牛、马等牲畜,获得肉、奶、皮、毛等畜产品,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饲料主要来源于天然草场;农耕区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牛和家禽等,获得 肉、奶、蛋、禽等畜产品,饲养方式以圈养为主,饲料主要来自当地种植业产品——粮食。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南方有甲、乙两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山坡上种植李树的传统,两村农田普遍种植油菜。

  甲村利用油菜、李树花期相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观光农业。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 白的李花宛若“雪山”,两者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壮丽景观;7月份,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甲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 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一直畅销。

  乙村则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来赚取收入,有的年份还会遭遇农产品滞销积压的尴尬。

  (1)为什么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答案提示:(1)甲村和乙村均可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获得收入,除此之外,甲村还利用农业景观获得了旅游收入,因此甲 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2)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投入,从而获得更优质、高产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 景观优势发展相关的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从而提高农业效益。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