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知识结构

(一)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二)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二、重难点内容讲解

(一)人口分布

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

(万人)

1953年

1190

1133

2039

2010年

3833

2747

4375

活动:

  ①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

答案:

  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3倍、2倍和2倍。

  ②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答案:

  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84.4人/千米2、146.9人/千米2和297.6人/千米2

  ③读图6—18,说一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如气温、降水)、河流、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与城市分布、经济发达程度、资源分布状况等方面。

1、人口分布不均匀

  (1)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2)山区人口偏少,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2、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1)主要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主要少数民族分布:满族分布广泛;蒙古族分布在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

活动:

  读图6—6、6—20,完成下列任务。

 

 

  ①“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②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找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

答案:

  ①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历史上,鄂伦春族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为辅。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适宜于驯鹿的生长繁殖,动植物资源也特别丰富。

  ②赫哲族主要分布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这里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因而,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赫哲族生活地区的富庶。

(二)城市分布

1、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2、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3、主要城市

  (1)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2)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

  (3)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活动:

1、读图6—23,找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芬河、长春、吉林、图们、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城市,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答案:

  找图略。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

  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夏无酷 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大连的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每年9月初举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不仅 弘扬了中华服饰文化,更是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1)举例说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2)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答案:

  (1)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璧,格调鲜明,如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 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哥特式楼宇,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等等。特殊的历史进程,以及与俄罗斯接壤的地理位 置,使哈尔滨与俄罗斯长期以来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因而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

  (2)大连市位于40°N以南,是东北地区纬度最低的城市,而且依山傍海,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因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大连举 办国际服装节,其优势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环 境优美,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等。

(三)农产品生产基地

活动:

  ①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②图6—30至6—33所示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结合图6—28、6—29,说一说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案:

  ①略。②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大豆、小麦、甜菜,大豆和小麦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甜菜则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1、农业生产条件

 

因素

特点

影响

气候

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湿润、半湿润地区

农作物一年一熟,生产季节为夏季,生产品种主要有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花生、亚麻等

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平原地区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并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自然肥力很高

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机遇

人口密度

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地广人稀,为大规模机械化、商品化经营提供条件

阅读:

黑土地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为黑土分布区,厚度可达1米;松嫩平原中 西部为黑钙土分布区。黑土和黑钙土的有机质含量高,是中国自然肥力很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因不合理 的垦殖等原因,东北地区的土壤面临着程度不等的流失问题。

图6—35东北黑土地

 

2、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活动:

  ①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2010年全国和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产量

 

全国

东北地区

总产量
(万吨)

人均产量
(千克/人)

总产量
(万吨)

占全国的比重
(%)

人均产量
(千克/人)

稻谷

19576.0

 

2870.0

 

 

玉米

17724.5

 

5478.9

 

 

豆类

1896.5

 

751.8

 

 

答案:

 

全国

东北地区

总产量
/万吨

人均产量
/(千克/人)

总产量
/万吨

占全国的比重(%)

人均产量
/(千克/人)

稻谷

19576.0

142.9

2870.0

14.7

262.0

玉米

17724.5

129.4

5478.9

30.9

500.1

豆类

1896.5

13.8

751.8

39.6

68.6

  ②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东北地区农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大,人均产量更是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3、主要农产品

  (1)玉米: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2)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l/3左右,总产量占全国的2/5强

  (3)甜菜: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的1/3强,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四)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活动:

  读图6—36,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②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状况有何关联?

  ③议一议,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

  ①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

  ②哈尔滨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动力机械,长春的主要工业部门是运输机械,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是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密切相关。

  ③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

阅读: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万千米2,人口3 500多万。鞍山、本溪一带,蕴藏着上百亿吨铁矿,尽管品位不算太高,却可以露天开采,便于选矿和冶炼。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辽中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 地。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2、传统工业的衰退

  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比 如,抚顺、阜新的煤炭资源趋于枯竭,辽中南地区有色金属矿山的资源量严重不足,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可采储量大幅度减少。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也 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的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活动: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案:

  这些建议均可行。“加大资源勘察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和“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 这三个建议有利于挖掘资源潜力,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矿产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严重问题;“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发 展观光旅游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三个建议有利于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本题答案开放,合理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靠单一措施难以奏效,需要运用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五)归纳本节课所对应的课标内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