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化石和对化石的研究

  化石记录着古生物的信息,是人类能够见到并加以研究的古代生物体的一部分,或它们生活的痕迹。

  化石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物的遗体直接形成的,这些化石常常是植物或动物身体的坚硬部分,例如, 植物的茎干,动物的骨骼、贝壳等。有的则是完整的生物体,如琥珀里的昆虫,寒武纪时代的三叶虫化石等。另一类则是由生物的生活痕迹和遗物形成的,如恐龙的 脚印、恐龙蛋和粪便等。

  研究化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保存下来的化石很少是完整的,人们必须将各个部分按照它们适当的关系 重新进行正确的组装。这就要求古生物学家必须掌握生物的解剖知识,而且还应确定未保存下来的结构的位置。最后,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复原出生物生活时的大 小和形状,并根据现代生物的颜色推出复原模型的颜色。不同的学者对同样的化石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而且从化石本身推论得越远,解释的差异就可能越大。

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地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的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 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 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