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要学习第十九章中的第 4 节解直角三角形,通过本周的学习要求 .
1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
2 、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
重点和难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包括一些能用直角三角形解的斜三角形问题,它与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密不可分. 直角三角形(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为 a、b、c)的边角关系可以归纳为:
(1)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 ;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解直角三角形类型:
(1)已知两边可解直角三角形;
(2)已知一边和一锐角可解直角三角形 .
在解直角三角形时,不知道用正、余弦,还是正、余切,对初学者来说此处是一个难点 . 下面我们将解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归纳如下:(在
Rt△ABC 中,∠C=90°)
(1)已知: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如 a,∠A),其解法为:
∠B=90°-∠A,
b=a·cotA
(2)已知一斜边和一锐角(如 c 和∠A),其解法为:
∠B=90°-∠A,a=c·sinA,b=c·cosA,
(3)已知两直角边(如 a,b),其解法为:

∠B=90°-∠A.
(4)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如 c 和 a),其解法为:
由 sinA=
,∠B=90°-∠A.
同时结合直角三角形的巧记方法来解,其含义是“当已知斜边时,就用正、余弦;无斜边时,用正、余切;当所求元素既可用乘法又可用除法时应选用乘法;既可以由已知数据又可以用中间数据求得未知元素时
,应用原始(即已知)数据,尽量避免用中间数据,因为中间数据可能错误,在题目中无直角三角形时,应通过作垂线(或连线,如连等腰三角形顶点和底边中点)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这是本节、本章的重要解题思路
.
(二)视角,方位角,坡度
1 、视角: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视角,从下向上看,叫仰角;从上往下看,叫俯角 .
2 、方位角:目标方向与正北方向顺时针时的夹角 .
3 、坡面的铅垂高度和水平长度的比叫坡面的坡度,坡度越大,坡面就越陡 .
(三)注意的问题
1 、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求或构造直角三角形,常规辅助线是作垂线 .
2 、准确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学会几何建模 . 寻求解题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