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像和虚像有何不同?
实像和虚像都是与物体相似并反映物体外貌特征的图景,有时可由同一光具(如凸透镜)产生。它们的不同主要是:
(1)这两种像产生的原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到达了实像处;虚像是由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产生,光线实际上并没有到达虚像处。
(2)观察这两种像的方法不同。实像一般用屏幕显示(如幻灯、电影),或用胶片记录,也可直接用眼睛观察;而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虚像所以能被看到,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里顺便指出,有的同学认为虚像是不存在的,它是人的一种幻觉,这是不对的。虚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体上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形成发散光束并进入眼睛,人们才能观察到物体的虚像。
2、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它们有什么区别?
小孔、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像,但它们成像的情况是不同的。小孔只能成倒立的缩小实像,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等大虚像,凸透镜则可以成倒立的实像,也可以成正立的虚像。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但所成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其次,它们成像的原理也不同。小孔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成像,平面镜是靠光的反射而成像,凸透镜则是通过光的折射来成像的。
3、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二种介质时,在介质表面一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规律已经说明了三种情况:即光以某个角度由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垂直射向介质表面。在这三种情况中,折射角不一样。
需要说明,在垂直入射时,入射角是零、折射角也是零,此时同样存在折射现象。可以理解为随着入射角的减小,折射角也减小;当入射角很小甚至为零时,折射角也很小甚至减为零。
4、怎样理解透镜的会聚和发散?
有的人以为“凸透镜一定能把光线会聚到一点。”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在凸透镜的焦点F上放一个点光源,它射到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它们并不能相交于一点,但我们知道凸透镜仍对光线起到了会聚作用。
怎样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呢?显然不能从经透镜折射的光线是否相交来判定,我们可以比较折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到透镜的光线的方向,如果折射光线相互“收拢”了,则是凸透镜起到的会聚作用,如果折射光线相互“远离”了,则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到的发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