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专题:长度测量中常采用的一些测量方法:

1、化曲为直:用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问题1:某地图上,一铁路如图所示,且地图上比例为1:50000,则该铁路实际多长?

方法:先将棉线的一头与 A对齐,然后将棉线与曲线AB重合至B点时,在棉线上做好记号,拉直棉线,测出棉线至记号处的长度a,则铁路的实际长度为50000a。

问题 2:测一圆柱体的周长采用什么方法?

方法:可用棉线绕圆柱体一周,后拉直棉线,则棉线长为圆柱体周长,或者用一张薄纸包裹圆柱体二周,用针在纸上戳个小洞,展开白纸,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洞的间离,即为圆柱体的周长。

问题 3:如图只用圆规和刻度尺能否大约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

方法:如图所示用圆规先在曲线上逐段测量,记取段数(注意圆规两测脚的间距要适当小些)再在直尺上量得圆规两测脚的间距,乘以段数即为曲线的长度。

2、化直为曲法(滚轮法):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则被测线的长度为为圈数×周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化零为整):测出多个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即可。

  例如,要测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可先测出去除封面后的书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张数即可。

  再如,要测一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直径可采用如下图的方法:由图可知细铜丝的直径 d=

注意:细铜丝绕的时候要匝紧挨着一匝,既不能有间隙,也不能重叠。

4、测少算多法(化整为零):被测物体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后找出它们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例如,有一根很长的细绳和一把量程只有 20cm的刻度尺,如何尽快得到细绳的长度?

方法:先用刻度尺从绳的一端量出 1m长的一段,然后用折叠的方法,数出折叠的次数N后,用刻度尺量出最后不足1m的一段长度nm,则绳长L=(N+n)m。

5、平移法(等量代替法):将被测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上相应的长度替代。

  例如,用刻度尺(三角板或直尺)测乒乓球的直径,可采用如图 a、b、c的方法,这里要注意①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水平桌面平行对齐。②三角板(木板)的一直角边紧贴刻度尺,另一直角边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对齐且紧贴球体。

  又如测游泳池的水深,可用一根直杆竖直插入池度,在杆上记下水面到达处;然后取出直杆,用刻度尺测出杆下端到记号处的长度即为水深。

  

利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测量碗的高度,如图也可测圆锥体的高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