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中考解析
课外拓展
 



  
声 现 象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继前面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在本周学习了§ 1.3《声音的特性》、§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5《声的利用》,了解了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声音的特性

1、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和声色叫做乐音三要素。

  (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振动频率大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幅决定的。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人感到每秒 1000次左右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声音向外传播,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小。

  (3)音色是表征不同声音的特征的,与发声体本身特征有关。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不同乐器;即使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就是由于音色不同。

2、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音调、响度是差异非常明显的两个概念。振动的物体会发声,振动的频率决定了音调,振动的振幅决定了响度(响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

  如果一个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261.6Hz,不管这个物体是钢琴、小提琴、军号、笛……,我们都说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为钢琴的中央C。我们常讲男同学说话声音“粗”,女同学说话声音“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不同。

  响度表现为声音的强弱,它使人的耳膜振动幅度变大,响度与音调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打鼓发出的声音响度大而音调低,小鸟的鸣叫声音响度小而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而音调低,蚊子的飞鸣声响度小而音调高。

3、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要能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其次,人耳要听到发声体的声音,还应考虑到声音的频率和响度。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20~20000Hz.另外,声音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响度,才能引起人耳膜的振动。使人有听觉。

例 1、 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______。

[解析]

例 2、几个相同的水杯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各水杯(  )

 A.振动的振幅不同

 B.振动的频率不同

 C.各声音的音色不同

 D.和以上三种原因都有关

[解析]

例 3、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解析]

(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的音调和响度变化没有规律,杂乱无章。从保护环境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

  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来看,噪声也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也需要通过介质的振动向外传播的,引起人耳膜振动,引起人的听觉。减弱噪声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因此要减弱噪声必须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耳处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如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音器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起来。例如,城市内种树,修隔音墙等。

  (3)在人耳处减弱,人们靠近噪声比较大的声源时,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或者双手捂住耳孔。

例 4、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燥这不安,有害人体健康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

例 5、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做一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B.使有噪声源的厂房远离居民区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或带上耳塞

 D.经常在有噪声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提高适应能力

[]

(三)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人们买陶瓷用品,习惯地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现代住宅楼的走廊里安装了声控电灯等等,这些现象都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

  (2)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渔民利用声纳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位置,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由此可知,利用声音可以获得信息,利用回声可以定位。

2、声与能量

  将一薄纸条直立于嘴前,对着纸讲话,可看到纸片振动,讲话声音越大,纸条摇动的幅度越大,这一现象表明声能传递能量。可应用在许多方面,如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除去人体内结石,次声波预报地质、气象灾害、制成次声波武器。

例 6、人们在买陶瓷用品时,习惯地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为什么?

[]

例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放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

- 返回 -

 
1024*768 IE Copyright© WWW.huangg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