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解析



例1、(2004年无锡市中考题)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个实验,目的是为了总结归纳出平面镜成像规律。采用平板玻璃,是为了既能观察到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又能看到玻璃后的物体,刻度尺是为了确定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关系,相同蜡烛又利于确定像的位置及像的大小。

解: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

例3、(2004年南通市中考题)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解题思路:

  如图所示,当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在界面上发生了折射,且,所以折射光线将射到在S点下方的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光照到墙上S点,经反射后,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由于视深度浅于实际深度,所以Q点在S点上方。

解:选C

例3、(2003年常德市中考题)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完成下表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仔细观察表格,不难发现如下规律:

  ①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

  ②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成的实像越小。

  ③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焦距成的像是放大的,大于两倍焦距成的像是缩小的。

  ④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⑤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若大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则像是缩小的,反之,则是放大的。

解:两空均填“放大”;探究结论任选上面一条即可。

-END-

 
1024*768 IE Copyright©WWW.huangg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