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光(下)

 

同步教学

一、一周知识概述

  光现象充满了神奇与诱惑,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我们本周来探讨光的折射现象所遵循的规律,并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讨论凸透镜成像的问题。本周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并学以致用,争取动手设计相关的仪器,去寻找更神奇的现象和规律。

二、重难点知识精析

(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与折射现象

  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光在一种物质中传播时,遇到另一种物质,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一般会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我们常见的“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了”、“池底变浅”、“早晨和傍晚看到的红太阳”、“海市蜃楼”等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而“对镜梳妆”、“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光在折射时遵循折射规律。在下图中,PQ表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O点是一束光线的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NN′是过O点的法线,∠AON叫做入射角,OC是进入水中传播的折射光线,折射光线跟法线之间的夹角∠CON′叫做折射角。

(1)规律内容:

  ①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OC与入射光线AO及法线NN′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OC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NN′的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折射角γ(即∠CON′)小于入射角α(即∠AON);

  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⑤当光线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等物质的表面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即与分界面垂直,此时入射角、折射角均为0°.

(2)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时应注意:

  ①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分界面、入射点、折射角、入射角、法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②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上图中,若光线沿CO方向入射,则折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可知,当光从水中(或玻璃等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例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斜射向玻璃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的光路图,则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是界面,入射角大小是_______,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折射角大小是_______,光是从______射入_______中的。

[解答]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焦距为f)

  2、凸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来工作的。物体必须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即u<f,才能被放大为正立的虚像。

  (2)照相机: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来工作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感光胶片相当于光屏。选定被摄景物后,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即调焦,胶片上就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必须满足景物到镜头的距离u>2f。

  (3)眼睛: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注意和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改变焦距而获得清晰的像的。

  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让光线发散一些),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让光线会聚一些)。

  (4)投影仪:投影仪实质上是凸透镜和平面镜的组合,我们习惯上称投影仪中的凸透镜装置为幻灯机。它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u应满足f<u<2f,为了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插在镜头前。

  (5)显微镜(补充内容):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一个是目镜,一个是物镜,其成像原理是: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再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像与物体本身相比是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焦距较短,目镜焦距较长。(物体到物镜的距离:f<u<2f,所成的像到目镜距离u′<f

例2、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清晰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9cm

  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    D.一定在9cm到10cm之间

[解析]

例3、将一凸透镜紧贴在书本上,透过凸透镜观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书的字放大了

  B、将凸透镜拿起来使它稍离开书本,看到的字会更大些

  C、将凸透镜继续逐渐远离书本,看到字将会一直越来越大

  D、若将凸透镜放在眼前,会看到远处的景物都变大了

[解析]

例4、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了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像,正确的操作是( )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解析]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