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选出加线字拼音有误的一项( )

A.泠作响(líng) 然(xīn)    情(lìn)   然(xiāo)

B.碧(piǎo)   酒(shì)    短()   (chóu)

C.急(tuān)   (zhá)     空()   衔(shāng)

D.嘤(yīng)成韵 读书(hào)   边(zhái)  以其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含义( )

A.亦不其姓字(详细地知道)          B.亲知其如此(以前)

C.或酒而招之(备办,置办)          D.示己志(很)

3、加线词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加线的词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负势竞                  B.蝉则千转不

C.互相轩邈                  D.任意东西

5、 对《与朱元思》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述说行旅所见的书信,作者用简洁传神的文笔描写了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的景色,使读后如身临其境。

B.作者写奇山异水,由近及远,近写水,远写山,体现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观察顺序。

C.作者用拟人描写两岸高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的群峰耸峙的雄奇气势赋予了高山奋发向上的无限生命力。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是写山上下的光影之美。

B 卷

(一)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段“鸢飞戾天者”中的“鸢”词性本是_____词,在这里它作句子的________语成分。

2、本段“望峰息心”中的“息”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为使动用法。

3、下面的哪个句子不含有声音效果?(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的一句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记录了观景的主观感受,请从本段中找出表达作者观景所感的句子,它对本段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的句子。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解释下列加线字词的意思。

以为号焉:________________      读书: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五柳先生的号是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对本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不知道是怎样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是哪个字。

B.五柳先生不知道是怎样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表字。

C.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是哪个字。

D.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表字。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

  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③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④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⑤环堵萧然,不蔽风日;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⑧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释义。

酒( )       在必醉( )

穿结( )      曾不情去留( )

2、本段“造饮辄尽”中“造”与下列哪组词语中的“造”具有相同意思?( )

A.制造             B.造化

C.造就             D.造访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阅读本段从中概括出作者的几项习性,从文中找出证明你结论的语句来并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