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单元内容主要是向我们学生进行人身权利知识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侵犯人格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需要借助法律来捍卫我们的人身权利。因此这部分内容在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一直是重点和热点。
2、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公民依法享有人权尊严权、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这一部分内容实质是要求我们学生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逐步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同时要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3、根据近几年中考情况分析可知,本单元试题有一定难度,联系我们学生身边事例和现实性很强,预计明年中考时,侵犯人身权利的案例和依靠法律维护人身权利是必考知识。题型多以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命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了解什么是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哪些权利,什么是名誉权,法律是怎样保护名誉权的。
(2)面对现实生活中肖像权和姓名权被侵犯的事例,知道如何借助法律维护自己的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4、本单元识记类知识,要抓住关键点,这样在回答问题时才能灵活掌握。本课内容理论性不强,但要防止出现简单罗列的现象,复习时要注意挖掘人格尊严包括的几种权利的内在联系。对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的理解,不仅要做到通过对比分析能判断生活中哪些现象侵犯了其具体权利,而且也要抓住几种权利的重点及核心是名誉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归根到底是损害公民的名誉、侵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整合知识的能力。
1、(2005·广西)初三学生韦某怀疑同桌刘某偷了自己的手表,于是在校内逢人就说刘某是小偷,以后对他要防着点。后经查实,韦某的手表是校外人员偷的。韦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姓名权 D.肖像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格尊严的具体权利。韦某捏造事实,对同学刘某进行诽谤,给刘某的名誉造成了伤害,侵犯了刘某的名誉权。
2、(2005·长春)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学校把优秀学生王伟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
B.公安部门把通辑犯赵某的照片公布在互联网上
C.记者把孙某在城市雕塑上乱刻乱画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D.照相馆未经小东同意就把他的照片挂在橱窗上招揽生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肖像权的理解。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ABC项中案例,虽然未经本人同意,但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也不是恶意丑化,进行人身攻击,所以不属于侵犯肖像权,只有D项符合题意。
3、(2005·广东)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然将张某告上法庭,因为张某侵犯了他的( )
①受教育权 ②姓名权 ③荣誉权
④肖像权 ⑤隐私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④⑤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张某冒名顶替刘某,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刘某因此失学,这是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故选C。
4、某学校女学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王某侵犯了同学的( )
①生命健康权 ②肖像权 ③隐私权 ④名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王某偷拍并传看他人的照片,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在寝室内的生活,属于公民的生活隐私,王某将之拍照并传播,属于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王某散布诋毁性的语言,意在损坏他人的名誉,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王某的上述行为,并没有直接损害该同学的生命健康,因而没有侵犯其生命健康权。故应选B。
5、(2006·南宁)某校一班主任想组织一次“民主测评会”,由学生不计名投票在全班选出“最不受欢迎的学生”三名。若你是该班一员,你依法应该( )
A.按班主任的要求认真填写选票
B.在选票上写上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同学的名字
C.劝阻班主任的做法,因为它有损学生的人格尊严
D.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给予该老师刑罚处罚
答案:C
解析:
选出“最不受欢迎的学生”,其实质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由此可知,班主任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该班学生应劝阻班主任这一行为。
6、(2005·滨州)2004年10月11日,大庆市人力三轮车夫王某将李某夫妇的家养小狗轧死,李某除了索要600元补偿费之外,还强逼王某向狗磕头。案例中的李某侵犯了王某的( )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答案:C
解析:李某侵犯了王某作为“人”最起码受尊重的权利。
(2006·太原)提起照片“大眼睛”,人们知道它是我国著名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的标志。照片中的小姑娘叫苏明娟,她那渴望读书的双眼曾打动无数同胞,令千万善心人士为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而慷慨解囊。然而有两家厂商却为了推销治疗近视眼的药品,用电脑技术给希望工程的“大眼睛”戴上了一副宽边眼镜。据此回答7~8题。
7、希望工程宣传图片使用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肖像,却没有构成对其肖像权的侵权,这是因为( )
A.刊发照片能够为苏明娟营利
B.能提高苏明娟的知名度
C.刊发这张照片不以营利为目的
D.苏明娟希望得到捐助
答案:C
解析:理解什么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8、上述两家厂商为了推销治疗近视眼的药品,而给希望工程的标志性形象“大眼睛”苏明娟戴上宽边眼镜。这一行为侵犯了苏明娟的( )
A.著作权 B.隐私权 C.肖像权 D.生命健康权
答案:C
解析:厂商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又未经本人同意。
9、(2005·河南)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班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自己。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上述材料表明( )
A.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法制教育
B.马某非常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C.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D.马某侵犯了陈某的姓名权
答案:ACD
解析:假冒他人之名,是侵犯了他人姓名权,这告诫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10、(2006·黑龙江)刘洋同学长得比较胖,于是就有同学称他“小胖猪”。这种行为( )
①侵犯了刘洋的姓名权和名誉权
②同学之间取外号、开玩笑是很正常
③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并不违法
④既是不道德行为,又是违法行为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因同学胖给同学取外号,侵犯了他人姓名权,这告诫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11、丽丽在影楼拍了一套艺术照,照片中的她光彩照人,丽丽非常漂亮。一个月后,丽丽经过该影楼,意外地发现橱窗里摆着自己的巨幅艺术照。丽丽非常气愤,找到影楼负责人说理。影楼负责振振有辞地说:“让更多的人欣赏你的美有什么不好?”
(1)该影楼的行为构成侵权吗?为什么?
(2)丽丽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要点:
(1)该影楼行为已构成侵权。主要是侵犯了丽丽的肖像权。因为法律规定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影楼未经丽丽同意,擅自将她的肖像摆入在橱窗里作为艺术照,招揽顾客,已构成侵权。
(2)丽丽应拿起法律的武器,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回公道。
12、一天,王某到某超市购物后离开超市时,被怀疑偷了超市的商品,受到超市保安人员的强行搜身检查,结果王某是清白的。王某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超市保安员的行为予以评价。
(2)王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答案要点:
(1)保安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
(2)①与经营者协调和解。②找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