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山市三水健力宝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各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若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都减少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C.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D.甲溶液质量变小,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蒸发溶剂变成饱和溶液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6、如下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7、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曲线图填空: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2)图中M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改变温度的角度考虑,要使C物质从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t3℃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5)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的信息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图示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丁图表示氯化钠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他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
(2)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因此欲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3)由甲、乙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陡斜程度。
9、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上Q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_____B(选填“>”、“=”或“<”)。
(3)30℃时,将10gA物质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A物质__________g或降温到__________℃,则都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10、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g。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3)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那么,图中__________ (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人们用上述方法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含有少量的NaCl,要除去NaCl,常采用__________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