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字号: 默认

主讲:汪庆伟

一、知识概述

1、掌握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原因:①当地人民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深为不满;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3)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玻利瓦尔

  (4)过程:①北部: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②南部: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英国对殖民地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

  (2)概况:①爆发: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②参与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

  ③代表:章西女王

  (3)意义:虽然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重难点解读:拉美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

(二)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1)早期俄国:莫斯科公国到16世纪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的称号

  (2)彼得一世改革

  ①背景:农奴制盛行,国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②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③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军事: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④影响:

  积极: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废除农奴制

  (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4)影响:①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美国内战

1、南北矛盾的加剧

  (1)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根本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 反对提高关税。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

  (3)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内战爆发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2)战争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由于南方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3、北方的胜利

  (1)战争转折:为扭转北方失利的形势,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战争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1865年,林肯被刺杀

  (3)历史意义

  ①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作用: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重难点解读: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的异同:

  (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3)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4)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四)日本明治维新

  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2、倒幕运动

  德川幕府的统治使日本陷入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3、明治维新开始

  (1)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①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难点解读: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