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字号: 默认

一、诗中两个典故的出处

  (1)“此头须向国门悬”: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

  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人说:“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2)“取义成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舍生取义”,见《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杀身成仁”,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二、《梅岭三章》诗稿与修改稿对比

    解放后,陈毅对《梅岭三章》原稿进行了五处修改。下面将陈毅当年的《梅岭三章》诗稿与课本所选的《梅岭三章》作个对比。

(一)

绝命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廿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革命花。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选自《陈毅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