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卷

开始测试
剩余时间

1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晚(xiàng) 过(róu) 绿(cháo) 翅(yì)

B.丰(rùn)  摇(yè)  红(yūn)  赞(yǒng)

C.望(níng)  然(wàng) 奏(xié)  飘(yì)

D.忧(qì)   飞(bēn) 静(jì)  流(p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戚 文曲星  前扑后继  全神贯注

B.企盼 蛀米虫  银装素裹  根深蒂固

C.摇曳 天燃气  斩钉截铁  神色张皇

D.安祥 腊八粥 惊心动魄  断章取义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开是常有的事,花开有香气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就觉得很不__________。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点儿因花香而__________了。

A.司空见惯  但是  寻常  沉醉

B.唾手可得  因为  寻常  沉迷

C.司空见惯  因为  平凡  沉迷

D.唾手可得  但是  平凡  沉醉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5、下面对《我看》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节是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

B.前面两节连用四个“我看”,不断重复,形成一种回旋往复的旋律美。

C.第三节中,作者面对春天夕阳美景抒发悲伤之情,这里的“你”指大自然,指万物的生机。

D.第四、五节中,作者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生命的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充满兴奋和惊喜之情,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B,“晕”应读“yùn”;C,“枉”应读“wǎng”;D,“戚”应读“qī”。

  A,前扑后继——前仆后继;B,正确;C,殒落——陨落:天燃气——天然气;D,安祥——安详。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常有的事”对应“司空见惯”。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不符合语境。根据语境,第二句承接上文,表转折,故用“但是”。“寻常”对应第一句中的“常有”。沉迷:深深地迷恋。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根据语境,最后一处应填“沉醉”。

  “那么美好”是偏正短语,“独一无二”是并列短语。

  诗歌第三节中“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并不是抒发作者的悲伤之情,因为作者随之就有“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的赞美。

B卷

二、综合题

1、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美丽的风景,总能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

展开答案

阳光灿烂 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 星光闪烁 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2、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切皆有可能

顾成娟

  ①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切皆有可能。

  ②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的那个放牛娃。

  ③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年的那个落榜生。

  ④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尔说:“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表现。

  ⑤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偶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⑧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

  (1)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②③两段,列举了___________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证明了“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2分)

  (3)本文⑥⑦两段,先否定了等待天上掉馅饼的错误思想,接着,进一步指出_______________,使议论有了层次上的深入。(2分)

展开答案

  (1)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充当论据。

  (2)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切皆有可能

  (3)只有历经磨砺才能使可能性变成现实。(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