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5 g水受热变成5 g水蒸气

B.5 g蔗糖溶解到95 g水中形成100 g蔗糖溶液

C.100 mL加入100 mL酒精,体积小于200 mL

D.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

3、下列装置不能用做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4、我国计划发射“嫦娥I号”卫星,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

A.H2O          B.SO2

C.CO2          D.CO

5、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 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          B.H2

C.O2          D.CO

6、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7、已知化学方程式X+2O2CO2+2H2O,下列对X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X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

D.X的化学式是CH4

8、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A.1         B.2

C.3         D.4

9、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AB2+B2=2C    B.3AB2+B2=2C

C.4AB2+B2=2C    D.AB2+4B2=2C

1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1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13、现将10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l         B.2︰1

C.5︰l         D.4︰l

14、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7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l

物质

反应前质量

8g

35g

5g

8g

反应后质量

2g

X

5g

42g

15、将m(g)硫放在n(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

A.=(m+n)g       B.>(m+n)g

C.<(m+n)g      D.≤(m+n)g

16、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1.2克氧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有C、H两种元素

C.只含有C、O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7、化学上常采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A.CH4O        B.CH4

C.C2H6O        D.C3H6

1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提示]

二、解答题

19、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c(g),水蒸气为d(g),则产物共________(g),参加反应的氧气为________(g)。

[答案]

20、为了探究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实验方案】

  甲小组        乙小组

  【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CuSO4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Na2C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内溶液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分别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根据要求,请回答: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___,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___(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小组的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应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你将得出新的结论: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