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中考解析
课外拓展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我们对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进行了学习,重点研究了这两种碳的氧化物。同时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做干冰,它可以升华。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本身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可燃物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跟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可使紫色的石蕊 试液变红色。

  (3)跟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注意

  (1)在一般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也可以在CO2中燃烧,如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

  (2)CO2能溶解于水,通常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CO2,增大压强时,还会溶解得更多些。CO2溶于水的同时还与水发生反应,但水中溶解的CO2只有1%跟水结合成H2CO3,其余仍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水中。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H2CO3,而不是CO2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用途:①用于灭火;②用作致冷剂,用来保存食品和用于人工降雨;

③作肥料,制纯碱、汽水等。

  (2)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4、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

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现象: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还原性: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同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毒性: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原因是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6、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从CO和CO2的化学式可看出,CO比CO2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就使得CO和CO2的性质有很大差别。现比较如下:

  (1)物理性质的比较:

  (2)化学性质的比较:

三、难点知识剖析

7、碳、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比较

8、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