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课件下载



  
尺规作图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1.在几何里把限定用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称基本作图。

无刻度的直尺的基本作用:

(1)过两个已知点作一直线;

(2)把一条已知线段任意延长.

圆规的基本作用:

(1)以已知点为圆心,已知的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2)在一条已知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一条已知的线段;

2、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平分已知角

(4)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5)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基本作图应用:

等分线段或角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底边上的高及腰作等腰三角形;

已知一锐角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3、常用的作图语言

(1)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

(2)连结两点××;或连结××。

(3)在××上截取××=××。

(4)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圆(或作弧)。

(5)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

(6)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7)延长××到点×,使××=××。

(8)延长××交××于点×。

4、尺规作图中注意问题

  (1)五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必须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它是解决较复杂的几何作图的基础。

  (2)较复杂的几何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由此,在几何作图时,先应画草图分析,将较复杂的尺规作图分解为若干基本作图,并探求作图的途径、方法和步骤(通常首先寻找奠基三角形)。

  (3)尺规作图必须有依据,尽管有的作图题不要求证明,但为什么作出的图形符合要求,这其中的道理必须明白。

  (4)学过基本作图以后,遇有属于基本作图题,写作法时,不必重复作图的详细过程,只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即可。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已知三边,用直尺和圆规作三角形

   已知:线段a,b,c

        求作:ΔABC,使BC=a, AC=b, AB=c

 

图(1)

分析:这是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应用

       作法:(1)作线段BC=a

             (2)以B为圆心,c为半径作弧

             (3)以C作圆心,b为半径作弧与前弧交于A

             (4)连结AB,AC

                 Δ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2).

图(2)

点评:

  (1)在文字问题中,要求写出已知、求作、作法。在已知中要根据问题把已给条件具体化,如图(1)中具体给出三条线段的长,且给出的具体条件要满足能完成所作的图形的条件,如本题中,要使最长线段a<b+c,

   (2)在求作中要写明作什么图形,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3)在作法中要使用规范语句,按照作图的顺序逐一写明了。

    (4)最后要指出结论。

2、如图所示,已知∠AOB和C、D两点,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使P点到∠AOB的两边距离相等。

分析:

  要使PC=PD,则P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要使P点到∠AO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为此,要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和∠AOB的平分线,它们的交点P即为所求。

作法:(1)作线段DC的垂直平分线EF;

   (2)作∠AOB的平分线OG,OG交EF于点P。

      点P即为所求。

误点剖析:

  误解:作∠AOB的平分线OG,且找到CD的中点E,在OG上找一点P,使它到E距离最近,则点P即为所求。所找P点虽能满足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要求,但不一定使得PC=PD,因为所找P点不一定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

 3已知:三角形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求作三角形。

    已知:线段a, b, m,求作ΔABC,使AB=a, AC=b, BC边上的中线等于m。

分析:

  由于所给线段的位置不易确定,所以直接作出有困难,可以采取倍长中线(中线加倍)的方式,把已知线段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

作法:1、作线段AB=a.

 2、分别以A、B为圆心,2m, b为半径作圆交于E,连结AE、BE。

 3、取AE中点D,连结BD并延长至C,使DC=BD。

 4、连结AC,∴ΔABC即所求。

4如图所示,A、B、C三点表示三个工厂,要造一个供水站,使它到这三个供水站的距离相等,求作供水站的位置P。

分析:

  可分成二步来解决,第一步是解决到A、B两点等距离的点,这要用到“基本作图”中作一条线段的中垂线;第二步是解决到B、C(或A、C)两点等距离的点,这就需要作BC(或AC)的中垂线,两条中垂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P点。

  作法:(1)作AB的垂直平分线L1

     (2)作AC的垂直平分线L2

     (3)L1、L2相交于P点,则P点的所求(如图)

点评:

  错误作法:连结AB、BC、AC,分别作∠BAC及∠ABC的平分线AE、BF、AF、BF相交于P,则P点即为所求。

错误原因:

  是混淆了角平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等距离的点的集合,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等距离的点的集合。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