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字号: 默认

主讲: 优秀历史教师 余旭辉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3、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4、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5、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6、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传说质疑              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 

  结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2、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

  1)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前

  2)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产生活情况: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3、北京人的发现及特征

  (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3)身体特征: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嘴巴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颌,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4)生产生活情况:

说明: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说明: b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北京人制作石器想象图

 

说明: b

北京人狩猎和采集想象图

  1)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2)懂得使用天然火

  使用火的意义:提高了早期人类的生存能力。增强人类体质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扩大了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间范围。

  3)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5)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观察:元谋人与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元谋人        北京人

(二)原始农耕生活

1、河姆渡与半坡居民房屋特点对比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2、河姆渡与半坡居民农作物对比

  河姆渡原始居民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稻叶和稻杆的堆积。

炭化的粟和菜籽

  归纳: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相同之处?

  (1)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2)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并辅之以渔猎。

  (3)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4)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陶器。。

  归纳:原始农业的出现

  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

  (2)涿鹿之战:炎黄大败蚩尤

  (3)华夏族形成和发展: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神农:

炎帝(神农氏)像

  传说炎帝姓姜,他发明了木耒、木耜等农具,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炎帝还发明了陶器和医药。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炎帝为了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药物,最终因误服毒草而逝。

  (2)黄帝:

黄帝(轩辕氏)像

 

3、尧舜禹禅让

  (1)含义: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尧舜禅位图

  (2)尧舜禹的优秀品质: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对周围人产生好的影响;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像

  归纳:“禅让”的实质与表现

  (1)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2)表现为: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首领没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