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字号: 默认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卷

开始测试
剩余时间

20分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2、《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4、《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确立行省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

5、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6、《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7、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 )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

8、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9、世界上有 300 多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 通过"孔子学院"主要可以了解哪家学说(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0、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

  题目考察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分布。记忆战国七雄位置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④项所述史实正确,但是材料中没有与此相关的信息。

   材料中讲述的是贵族与战士身份的变化,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措施规定按军功授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将取消爵位,故选D项。

   材料中提及“县”即是表示当时地方推行县制。

   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确立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材料中提到商鞅因变法得罪旧贵族,后来下场凄惨,说明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付出沉重代价的。

  都江堰的修建使得四川平原有“天府之国”美称。

  私学创办前是学在官府,贫苦百姓是没有受教育权利的,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特权的垄断。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体现在思想领域的是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B卷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请回答:

  (1)“中国文化历史,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请写出墨、道两家代表人物各一位。南怀瑾说“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精神食粮?(列出两点)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主要也是三家,除了儒家和道家,另外还有哪家?其代表人物商鞅推行的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

展开答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三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3)据材料三,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什么?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展开答案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日益衰落,诸侯实力不断上升,诸侯国国君不听周王的号令,相互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对此,墨子提出“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1)依据材料说出墨子和孟子观点的共同背景。

  (2)分别说明墨子和孟子的不同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3)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述孟子的观点。

展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