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类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还有果糖和半乳糖)以后,由小肠黏膜吸收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再通过门静脉入肝,一部分合成肝糖元贮存起来,另一部分由肝静脉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

  蛋白质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小肠黏膜吸收,经过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有些未经消化的天然蛋白质或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也可以被小肠黏膜吸收,但吸收量极少。有些人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是由于某种蛋白质被小肠直接吸收而引起的。

  脂肪在胆盐、胰液和小肠液的作用下消化分解,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以及少量的甘油二酯和未消化的甘油三酯。胆盐可以与脂肪的水解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这些水溶性复合物聚合成脂肪微粒(主要成分为胆盐、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有人认为这种脂肪微粒能被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吞饮作用而直接吸收。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脂肪微粒在被吸收时,各主要成分先分离再分别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当上述物质(主要是甘油一酯和脂肪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后,重新合成为中性脂肪,并在外面包上一层由卵磷脂和蛋白质形成的膜,而成为乳糜微粒。乳糜微粒和多数长链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也叫中央乳糜管),再经过淋巴循环间接进入血液。多数短、中链脂肪酸和甘油可以溶于水,被吸收入毛细血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由于食物中的动、植物油含长链脂肪酸较多,因此,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