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选出对下列带下划线的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组( ) A.不亦说乎(yuè,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yùn,怨恨) B.诲女(huì,教导) 学而不思则罔(wǎnɡ,迷惑而无所得) C.不如好之者(hào,喜爱) 思而不学则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D.不患人之不己知(huàn,灾祸) 必有我师焉(yān,在这里) 2、下列句子中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聪明智慧。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很忠诚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传授知识时是否预习了?
1、选出对下列带下划线的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组( )
A.不亦说乎(yuè,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yùn,怨恨) B.诲女(huì,教导) 学而不思则罔(wǎnɡ,迷惑而无所得) C.不如好之者(hào,喜爱) 思而不学则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D.不患人之不己知(huàn,灾祸) 必有我师焉(yān,在这里)
A.不亦说乎(yuè,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yùn,怨恨)
B.诲女(huì,教导) 学而不思则罔(wǎnɡ,迷惑而无所得)
C.不如好之者(hào,喜爱) 思而不学则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D.不患人之不己知(huàn,灾祸) 必有我师焉(yān,在这里)
2、下列句子中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聪明智慧。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很忠诚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传授知识时是否预习了?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聪明智慧。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很忠诚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传授知识时是否预习了?
二、综合题
4、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 )________ 温( )________ (2)诲( )________ 悔( )________ (3)殆( )________ 冶( )________ (4)罔( )________ 惘( )________
4、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 )________ 温( )________ (2)诲( )________ 悔( )________ (3)殆( )________ 冶( )________ (4)罔( )________ 惘( )________
(1)愠( )________ 温( )________
(2)诲( )________ 悔( )________
(3)殆( )________ 冶( )________
(4)罔( )________ 惘( )________
(1)愠:yùn,愠色;温:wēn,温暖;
(2)诲:huì,教诲;悔:huǐ,后悔;
(3)殆:dài,百战不殆;冶:yě,陶冶;
(4)罔:wǎng,置若罔闻;惘:wǎng,迷惘。
5、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儒 孔子及其弟子
(2)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3)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6、根据课文,按要求填空。 ①《论语》十二章谈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十二章启发人们要虚心求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二章谈论学习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语》十二章提出正确择师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语》十二章谈论思考与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按要求填空。
①《论语》十二章谈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十二章启发人们要虚心求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二章谈论学习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语》十二章提出正确择师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语》十二章谈论思考与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①《论语》十二章谈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十二章启发人们要虚心求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二章谈论学习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语》十二章提出正确择师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语》十二章谈论思考与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阅读,回答问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美味)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解释划线的词。 A.不知其善( ) B.虽有至道( ) (2)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回答问题。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美味)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解释划线的词。
A.不知其善( ) B.虽有至道( )
(2)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优点 B、极好的道理
(2)A、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B、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