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

字号: 默认

主讲: 语文高级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前两则寓言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要了解寓言以及《伊索寓言》的文学常识,能够复述故事内容,理解寓意。学习两则寓言刻画形象的方法,牢记寓意给我们生活的启示,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

  后两则寓言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要了解《吕氏春秋》《列子》相关文学常识,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准确翻译。领悟寓言故事,概括寓意,明确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倡个性化解读文章。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宙斯    7f2dcba2xa9178d1d0f6a&690

宙斯               赫尔墨斯

1、基础知识掌握

《穿井得一人》

  字词积累:

  溉汲gài jí:打水浇田。溉,浇溉,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居:居住。

  及:待,等到。

  国:国都。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向、对。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穿井:打井。穿,有“凿通”的意思。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杞人忧天》

  字词积累:

  亡wú: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集的气体。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zhòng伤:伤害。

  四虚:四方。

  躇chú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shì然:消除疑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关于文题、作者

  寓言:是一种含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文学体裁。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寓意)寄托于简单的故事当中,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富于智慧哲理。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这两则寓言均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后被称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他与克雷洛夫(俄)、拉·封丹(法)和莱辛(德)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穿井得一人》

  穿,挖掘、开凿。穿井,打井。题目交代了事件的原委。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一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杞人忧天》

  杞(qǐ),周朝诸侯国。初在今河南杞县,后迁至今山东安丘东北。忧天,指忧虑有朝一日会天坠地崩而自己将无处存身。现为成语,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智慧和启示。《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的每篇文章,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3、理解故事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介绍与文章相关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宙斯:众神之王,至高无上的主神天神。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赫拉: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众神之王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她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严。

  赫尔墨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2)概括故事。

  明确:赫尔墨斯到人间问自己受到多大尊重,最后发现自己一文不值。

  (3)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地说明他到人间去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而是去欣赏人们崇拜自己的盛况,寥寥数字,画龙点睛地勾画出了赫尔墨斯自命不凡和爱慕虚荣的性格。

  (4)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赫尔墨斯专挑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大有和最高的神一比高低之意,足见其狂妄自大,骄傲自负的心理。

  (5)赫尔墨斯几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 问道”,这“笑”表明他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赫拉不如宙斯,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蚊子和狮子》

  1.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却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明确:扬长避短→智者胜。得意忘形→骄者败。

  1.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

  明确:不同。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吹起了进军号角。后:炫耀自己的胜利,骄傲了。

《穿井得一人》

  (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

  明确: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杞人担忧天会坠落下来,地会崩塌下去,自己没有地方依托。“忧”到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经过“晓之者”开导后“舍然大喜”,终于放下心来,高兴极了。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4、分析寓意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笑话告诫人们对于道听途说,一定要详察懂其真相,不要轻信、轻传。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而另外一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结构图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5、艺术特色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   精巧的构思。

  这则寓言内容主要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当赫尔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却听到了雕像者淡然的回答,情节陡转直下便戛然而止。短小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1.   绝妙的讽刺。

  赫尔墨斯心想自己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一定会比别的神更高,不料却被当做“添头”白送。雕像者一句话,就反衬出了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却是一个一文不值的“添头”,这种讽刺是何等的绝妙。

《蚊子和狮子》

  1.   结构蓄势突转,曲折有致。

  这则寓言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了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首先是蚊子一开始发出挑战书,“我不怕你”“我比你强得多”体现蚊子的自信和智慧,这是第一步蓄势。进攻中,蚊子“吹”“冲”“专咬”既写明了蚊子的策略,又写出了其勇猛的精神,这是第二部蓄势。战胜狮子后,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蚊子飘飘然的得意之态毕露,这是第三步蓄势。之后,寓言用一个“却”字突转,刚战胜庞然大物狮子的蚊子竟然葬身蜘蛛之口,情节大起大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

  1.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这则寓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把动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形象生动。

《穿井得一人》

  幽默风趣。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以理解为人也可以理解为劳动力)而被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杞人忧天》

  通过对话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故事对人物对话中的语气把握得非常准确,较好地传达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如“杞人”的问话“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写出了“杞人”的怀疑。而“晓之者”的话“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则消除了杞人的怀疑。杞人由“忧”到“喜”的心理变化过程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从“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这句话可以看出,赫尔墨斯意识到连最高的神都不值钱,更何况自己呢。寓意: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又有自知之明的人。

(二)读了《蚊子和狮子》,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试加以分析。

  探究①: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探究②: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探究③: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四)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位好心人的解释?

  文中那位好心人对天、地、日、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糊申,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