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

字号: 默认

主讲: 语文高级教师 黄 梅

邓稼先

一、导入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土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1950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l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氢弹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三、字词积累

元勋(xūn)  鲜(xiǎn)为人知  鞠()躬尽瘁(cuì)   孕(yùn)育

罗布泊()  黯(àn)       曛(xūn)        铤(tǐng)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一般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元勋:立大功的人。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瘁,过度劳累。已,停止。

当之无愧:指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喻,明白;晓,知道,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仰慕:敬仰思慕。

四、整体感知

1、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部分: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第五部分: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六部分: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2、课文主旨

  主旨: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五、课文研读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如何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句话?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六、语言揣摩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示例: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七、 疑点探究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如何翻译“吊古战场文”。

【译文】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