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内容概述

(一)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1、认识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2、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我们怎样学地理

1、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知道在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3、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4、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5、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6、养成勤于思考地理问题的好习惯。

7、认识野外地理考察的重要性,了解野外地理考察的相关知识。

二、重难点内容讲解

(一)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1、解开地理之“谜”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会看地图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 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为什么中国与美国之间有时差?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其实这些 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 案,解开同学们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2、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了解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确定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活动:

  ①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展开?

 

  答:分别是滑雪和冲浪。滑雪在有冰雪的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进行。

  ②联系日常生活,你能提出几个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吗?

  答:例如,为什么昆明四季如春?为什么日本经常发地震?为什么我国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而北方人喜欢吃面食……

3、地理与生产建设

  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地理学原理和技术。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风车的动力是什么?

  答:由于地势低洼,荷兰常常受到海潮侵蚀。于是人们筑坝围堤,填海造陆,与海争地,风车为人类提供动力进行抽水。这里常年吹西风,风车的动力是西风。

  ②干旱地区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吗?为什么?

  答:不适合。因为干旱地区水资源紧张,而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4、地理与风土人情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以上4幅图分别体现了生产活动的地域性、体育运动的地域性、文艺活动的地域性以及服饰的地域性。

  活动:

  思考一下,为什么阿拉伯人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

  答:因为那里风沙大、气候炎热干燥。头巾、长袍子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能反射阳光,还能很好地透气。

  总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 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我们的不断学习,我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 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二)我们怎样学地理

1、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把许多地理事物尽收眼底,靠我们零打敲碎地观察、识记是不容易做到 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个人不可能到过许多遥远的地方,从而把地理事物完整的记录下来。因此通过看地图来知晓天下景物与事物,是人类认识地球与区域的“捷 径”。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的相应位置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一般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确定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如图所示: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简单的方法是把指向标平移到相关的地理事物附近,并旋转地图,使指向标的“北”指向上方,然后判断。

  ③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而且,不论经纬网如何变形,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时,就只有东北、西南、东南、西北方向之分了。

  注意: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这样图上的方向就与实际方向一致了。

  (2)比例尺

  ①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其公式为:

  

  根据比例尺公式能计算出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注意:利用公式求比例尺时,分子、分母的单位要统一,且分子为1;如果求的是图上距离,结果要变成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求的是实地距离,计算结果则以米或千米为单位。

  ②表示方式有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其中数字式不带单位,如果转换成文字或线段式,则要把单位加上。

  例如:同一比例尺用三种方式表示如下

  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方法:如1∶10 000 000或1/10 000 000

  文字式比例尺表示方法: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比例尺表示方法:

  ③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分母

比例尺

表示实际范围

内容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粗略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详细

  活动:

  ①读上面两幅图,判断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小?

  ②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③量一量北京到天津的图上直线距离,算一算北京与天津之间大约相距多少千米。

  答:

  ①左图比例尺小,右图比例尺大。

  ②左图表示的范围大,右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③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大约是 1厘米,北京与天津之间大约相距100千米。

  (3)图例与注记

  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

  ②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都叫注记。注记的书写,要求字迹清晰匀正,字体大小合适,排列横写从左到右,竖写自上而下,并注意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不离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学法指导:巧记常用图例

  在识记常用图例过程中,应将形状相似或相近的符号进行分类记忆,如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市为一组;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和地区界为一组等等。

  地图的分类:

  ①传统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②借助现代遥感技术编制而成的遥感图像。

  ③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电子地图。

2、收集地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想要获取地理信息有很多途径,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

3、思考地理问题

  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是学习地理的关键。学习地理不是素材的堆积,而是对地理素材的整理、区别、加工的过程。必须学会思 考,将地理信息进行综合,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通过学习地理培养对地理的空间思维、综合想象能力,要考虑各种自然、社会要素,各种 现象的分布、联系,要找到其中的规律和一些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要辨证地分析地理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大家要能够自己提出地理问题,要有创新意识,要敢 于质疑。

4、开展地理考察

  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野外旅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 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类型需求的多样化,大家通过野外旅游获取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多。通过旅行我们可以进行日月星辰、地质、 天气、河流、土壤、植物、动物等方面的观察,学会欣赏大自然,丰富课余生活。

  野外旅行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游园、露营、滑雪、探险、打猎、垂钓、海滨休闲、登山观光、水上漂流、定向越野等。野外旅行有步行、骑车、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野外旅行要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望远镜、照相机等,要学习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地理摄影、地理素描、地理标本制作等技能。

  在野外定向的方法:

  ①指南针定向:将指南针平放,一般情况下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如图)。

  ②北极星定向:在晴朗的夜空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如图)。

  ③太阳定向: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确定方向。

  ④太阳和手表定向: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地区,把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