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概述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在北极地区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濒临的三大洋。
2、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了解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寒冷的一个,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洲;了解两极地区丰富的资源。
3、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4、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了解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现状。
日本: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了解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了解日本的工、农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二、重难点问题讲解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冰雪世界
活动:
读图7-40、7-42,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一说北冰洋和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②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和南极洲濒临的大洋。
③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估算一下,你的学校所在地到南、北极点的距离大约有多远?


答案:
①它们都处在高纬度。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是纬度最高的大洋;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②北冰洋周围有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南极洲濒临的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提示:
③先要知道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求出学校所在的纬度与南、北极点相差多少纬度,再用111千米乘以纬度差,即可求出结果。
(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北部和一些岛屿。北极地区主体是北冰洋,
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为1310万平方米。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
普人。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冷的一个,浮冰面积占到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都相当可观。北冰洋的战略地位也很突出,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到,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2)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大陆。南极洲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南极洲面积约1405万平方千米,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如果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平均
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炭资源
储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极地气候的特点是:酷寒、狂风、干燥。
这里夏季太阳高度很小,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狂风暴雪。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2、独特的野生动物
两极地区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比如南极地区的鲸,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象、海狮等。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两极地区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滥捕滥杀。人类已经认识到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的保护法规。

1、查找资料,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2、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
3、谈谈你对下列行为的看法。
为了确保极地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每年有计划地在南极地区捕杀一部分鲸、企鹅和海豹,以保护那里的磷虾资源。
答案:
①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北极熊、北极狐;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企鹅。
②极地气候寒冷,为适应恶劣环境,防御严寒,极地动物皮毛和脂肪一般都较厚。
③两种做法都不对。
北极熊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它是重点保护动物,除非万不得已,不得猎杀。
自然界中的食物链能通过其自身调节来控制种群数量的多少,以维持食物链的平衡,而不是通过人为手段来完成。
3、极地科学考察
由于两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在经济上、科学上、战略上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从18世纪就有人去两极地区进行
探险、科学考察活动。20世纪以来,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近些年去北极地区进行科
学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也络绎不绝。
我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有:
①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
②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
③2004年在北极圈内建立黄河站;
④2009年1月27日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
活动:
①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
②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有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③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线。
答案:
①2月份是南极最温暖的季节,而且2月份南极大陆白昼时间长。
②南极大陆过去曾经位于比较低的纬度,气候湿热,后来才漂移到南极地区。
③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海峡→印度洋→中山站
归纳:列表比较南北两极
比较项目 |
北极地区 |
南极地区 |
位置、范围 |
北极圈以北 |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
相邻大洲及大洋 |
北美洲、亚洲、欧洲
北冰洋 |
南美洲、大洋洲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气候特征 |
终年寒冷,但不如南极冷 |
烈风、干燥和严寒 |
代表动物 |
北极熊 |
企鹅 |
资源状况 |
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 |
煤、铁、淡水资源、海洋生物 |
最佳考察时间 |
7或8月 |
1或2月 |
日本:
1、东亚岛国

位置:日本是东亚岛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
领土构成: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以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其中本州岛最大。
面积:37.8万平方千米。
海岸线: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海岸曲折,沿海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天然良港,如神户、横滨。
首都:东京
2、多山的地形
日本国土的3/4以上为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大多零星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和沿海地区。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由于位于环太
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山,是一座活火山。富士山最近一次爆发发生在1707年,现在仍有喷气现象,其山体呈标准圆锥形,
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北有富士五湖,风景优美,日本人称之为“圣岳”。

3、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的海洋性明显。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活动:
读图8-3,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
日本樱花开花的时间自南向北推迟。因为日本南北所跨纬度较大,气候差异显著,气温南高北低。
4、高度发达的经济
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201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过,居世界第3位。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多天然良港和航海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洋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日本的工业
①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科学技术先进,劳动力资源丰富,岛国多优良港湾。
②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③日本进口资源的主要渠道

日本的石油主要来自西亚、东南亚;煤炭主要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国;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
④日本主要工业产品输出地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需大量出口,经济发展对外依赖非常严重。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中国、欧洲各国。
⑤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精密机械、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化工、医药等。
⑥日本工业水平: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⑦日本的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
⑧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因为这些地方海运方便。

(2)日本的农业
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等。海洋渔业发达,渔获量居于世界前列。
(3)日本的交通运输业
日本的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运输体系。日本拥有庞大的海洋船队,与世界各地有航线相通。著名海港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5、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①古代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②近现代,日本文化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受到欧美文化的广泛影响。
③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东方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西方文化特色。
6、人口及主要城市
日本人口为1.28亿(2009年),其中78%为城市人口。居民绝大多数为大和民族。通用日语,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超过1200万。位于东京东北约50千米的筑波是一座科研机构云集的新兴科学城。京都和奈良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其他较大城市还有大阪、神户、横滨、广岛、名古屋等。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