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

同步教学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知识点归纳

1、垂线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此时就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直线l1与l2垂直,记作“l1⊥l2”.

(2)垂线的画法可以概括为“一靠二落三画”.如图,“一靠”即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在直线l1上,“二落”即使P点落在另一条直角边上,“三画”即过P点画出与l1垂直的直线l2.

(3)通过画图,直观地得到: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有且只有”的含义是:“有”表示过一点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垂线总是存在的,不会没有,它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这样的垂线是惟一的,不会有第二条,它表示惟一性。

(4)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其中“长度”不可缺少.

(5)公理:垂线段最短。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了八个角,也称“三线八角”。其中位置相同的一对角(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相同一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叫做同位角。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位置交错(即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三线,即找到两条直线和截这两条直线的第三条直线,所需判别的两个角的四条边应该分布在这三条直线上。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这三类角时,应沿着角的两边将图形补全,或把多余的线暂时隐去,找到“三线八角”的图形,进而判定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 F型”为同位角,“Z型”为内错角,“U型”为同旁内角。

3、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 a平行于直线b,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满足:①在同一平面内,②不相交。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3)由画图可知: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平行线的识别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特征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另外,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可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永远不相交。

(6)几何中,图形之间“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以以“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正确区分平行线的识别方法和特征是十分重要的。由角的相等或互补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是识别方法;而由两条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关系的结论是特征。

(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比较


(8)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时要“两靠一移一画”。即把三角板的一边靠在已知直线上,直尺靠在三角板的另一边上,这是“两靠”,“一移”即把三角板在靠在直尺的基础上移动,移动到经过已知点,最后画出所求直线,如图:

(二)、例题讲解

例 1、如图所示,O为直线AB上一点,OC把∠AOD平分,∠AOC=∠BOC;

(1)求∠COD的度数;

(2)试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答]

例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①指出∠3与其它角(带标号的),是什么关系的角;②图中共有多少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解答]

例 3、已知∠1=72°,∠2=72°,∠3=60°,求∠4的度数.

[解答]

例 4、如图,AB∥CD,BE平分∠ABC,CF平分∠BCD,你能发现BE和CF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吗?

[解答]

例 5、如图所示,AB∥CD,∠1=∠2,∠BEF与∠EFC相等吗?为什么?

[解答]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