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chòu)   笑()    弃(wàng)   星(fán)

B.()    花(bàn)   若(shǎng)  悲(āi)

C.(rǎn)   沐()   惊()    下(pāo)

D.(dié)   告(dǎo)   笑嘻()   林(y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花瑞  菡萏  歧斜

B.慈怜  阴蔽  并蒂

C.匿笑  沐浴  林荫

D.祷告  倾侧  傅盖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匿笑:坏坏地笑。)

B.你会嗅到这花香。(嗅:用鼻子辨别气味。)

C.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菡萏:荷花。)

D.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敧斜:倾斜,歪斜。)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仅仅__________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

②如何__________核污染是核能利用中的一个大问题。

③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对__________传染病至关重要。

A.防止  防治  防御      B.防御  防止  防治

C.防治  防止  防御      D.防治  防御  防止

5、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

B.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

C.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

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B.历史上成绩卓越的人物,在学习上无一不是刻苦认真、废寝忘食的。

C.东山岭上古木参差,奇石耸立,天然成趣,真是巧夺天工

D.青年人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

7、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他采纳并征求了我们的意见。

B.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保障。

C.乡情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声。

D.难道你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吗?

8、加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B.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死难者的钟声。

C.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9、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

A.四季的旋律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像这样的干部人民信得过。

D.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

10、选出下列句中加线词词义不同的一组。( )

A.①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②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B.①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呀!②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C.①昏黄的灯光,烘托出一个和平宁静的夜。②和平年代,依然有不平静的时候。

D.①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②这声音是那样微弱、低沉。

B 卷

二、综合题

阅读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________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________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________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在文中的划线处填入适合的动词。

2、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1)菡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敧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荫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看,第一、二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作者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荷花是为了写__________,写荷叶是为了写__________,作者由雨打荷花,荷叶护花的情景联想到__________。

6、这篇散文诗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