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6分)

1、根据解释,写出成语。(2分)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___________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___________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___________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___________

 (5)使人听了非常震惊。___________

[答案]

2、选出恰当的一项。(1分)

 ①她们彼此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___________的芳香。

 ②一个夜晚,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缓缓地流进花丛深处。

 ③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颜色白,显得十分___________。

A.幽香  幽甜  清幽  清丽

B.幽甜  清幽  幽香  清丽

C.清幽  幽香  清丽  幽香

D.清丽  幽香  幽甜  清幽

[答案]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人们应当时常扪心自问:如何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B.大家都夸村里的张木匠班门弄斧手艺高。

C.李老师到陈平家家访,陈平激动地说:“感谢您不辞辛劳,三顾茅庐。”

D.从繁华喧嚣的城市来到山清水秀的山村,我们感到心安理得

4、请你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月亮、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不超过40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组织材料、酝酿表达时,往往需要展开联想,如:从蚕可以想到丝绸、想到桑叶、想到养蚕女……又可以从丝绸想到服饰、想到丝绸之路……还可以从蚕想到奉献精神,想到居里夫人;或者想到作茧自缚、故步自封等等。请从下列命题中自选两个,展开联想,写出所想到的“点”。(2分)

命题:①灯  ②路  ③小草  ④风帆  ⑤白杨  ⑥莲花  ⑦蜡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1分)( )

  安徒生有个童话《皇帝的新衣》,在这个故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小孩的一句实话,使人们心中的那扇窗纸捅破,现实的困惑才终于得以解开。

A.作者除了嘲讽皇帝的愚蠢外,还赞扬了小孩的实话实说。

B.作者除了嘲讽愚蠢的皇帝外,也赞扬了敢于实话实说的小孩。

C.作者除了赞扬敢于实话实说的小孩外,还嘲讽了愚蠢的皇帝。

D.作者除了赞扬小孩敢于实话实说外,还嘲讽了皇帝的愚蠢。

7、理解寓意。(2分)

  楚国人想偷袭宋国,便事先派人去测量澭河,在浅处树立了标志。

  不料后来澭水暴涨,水位升高。而楚军一无所知,夜半更深赶至岸边,仍按原来的标志偷渡,结果淹死一千多人,全军哗然大乱,如同房屋倒塌一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阅读寓言诗《蟹和蛇》,选出理解分析正确的项(多项选择)(2分)( )

螃蟹钳住蛇,对蛇说,

   “朋友你应伸直,

   不要横行。”

A.这首诗讽刺的对象是螃蟹,批评的对象也是螃蟹。

B.螃蟹一贯横行霸道,而当它钳住蛇时,竟然斥责蛇“不要横行”。本诗表面写物,实则写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人。

C.日常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有的人本来品行不端、行为不正,却因为身居要职,就占了上风,而扮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去教训别人,就像诗中的螃蟹一样。

D.这首诗言未尽且意未能全明,如果加上一句蛇说的反驳的话,则更为适当。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

啊,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般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

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10、诗人“久久不敢睁开眼睛”、“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怎敢惊动你的安眠?”,这是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这里的“荆冠”指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这里诗人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这种修辞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这一感人的场景描绘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诗人借衣襟、围巾、荆冠等朴素又生活化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情。(1分)

[答案]

15、母亲的爱是博大的、无私的。请你回忆学过的或读过的古典诗歌,有哪些是表现母爱的?请默写出其中的一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我和鸟儿有个约会

  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上认识的。那天我在阳台上晒红枣,他来阳台上偷吃红枣,不幸被我撞见。我当时一见到他,心里就直扑腾,生怕惊着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他的红枣一样。就在他看到我便飞也似的逃窜时,我喜欢上了他。

  他是一只鸟儿。长得尖嘴猴腮,还灰不溜秋,乍一看还真不像只好鸟。从他那上蹿下跳的调皮劲儿上看,很像我那精力过盛的儿子,所以我断定,这厮一定也是一小男生。我每早拿出一点红枣摆上阳台。他也守信用,每天厚着脸皮准点飞来。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飞走了。我则躲在门后偷看,享受着我这人类爸爸的爱意。

  我儿子见到这鸟后,忙着下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没有得逞。被我发现,当即收缴作案工具,并厉声斥责:“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可爱的小鸟呢?他是人类的朋友。”“拉倒吧,老爸,你在我们家里,吃的鸡比谁少吗?”他回敬我一句。

  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食欲特好的鸟尤为幸福。几天后,待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门后的人便想出来认个亲戚。那天,见日头很好,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欢红枣一样喜欢这张脸。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着警惕和敌意。我怀疑他读不懂我们人类的笑容,这是令人沮丧的。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备地注视着我的当口,还不忘以极快的速度朝枣儿猛叼上一口,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我觉得他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他进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门后。

  一天周末,我见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他,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胖鸟,以为是他的胖太太。我急忙跑到门后窥探他们。这胖鸟给我的印象极好,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颇有教养,在我们人类圈中,这叫淑女形象吧。然而据我在门缝反复观察,这胖鸟不是小家伙的太太,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黏黏糊糊,也不见眉来眼去,只是同来同吃,连同回都不常见。胖鸟每次吃完后,总要衔上一枚红枣带走——可能是一只母亲鸟吧,且家庭负担不小,带她来的是儿子。这母子俩很少对话,不愿沟通,就像我家那母子俩一样。

  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出差两天回来后。阳台上红枣已尽,鸟儿不见踪影。我急忙很张扬地摆上红枣,古人植芭蕉以邀雨,今我摆红枣以邀鸟。鸟儿鸟儿何不归?可惜一切都晚了。他们走得干干净净。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会再想我一下了。

  鸟儿飞走了,还有我儿子,他是没办法把我甩掉的。那日,见我在阳台上想鸟,儿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算了老爸,别跟破产似的,不来就不来了,还省点枣呢。”他是好心,以为舍不得红枣就可以宽我的心,其实,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只不过鸟儿和我儿子他们从来都不稀罕这些罢了。

16、“我”和“我儿子”对待“鸟儿”有哪些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第四段中“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韵盯人状”,鸟儿“严肃的盯人状”是怎样一种眼神呢?(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第六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第六段中加线的词语“一下”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我”在文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唤?(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1~27题。

  大风来了,___________着尖利的嚎叫,___________着尘灰,___________着枯叶。肆无忌惮地摧毁一切……

  大河___________起来了,大树___________起来了,茅草___________起来了……

  小小的蒲公英呵,你那一碰即散的绒球似的果实,能经受得起强暴吗?呵!可怜的弱小的生命呀!

  蒲公英笑了,笑得多么坦然。这,既不是得意的笑,也不是强忍的苦涩的笑。说:“是的,我也许要埋葬在风沙之中了。不过,我不是弱者,我不会被消灭。我的生命,我的精神,将在我的果实被摧残之时而广播大地!”

21、第一段空处应填的一组动词是(1分)( )

A.带  挟  飘          B.发  卷  裹

C.操  扬  携          D.发  扬  飘

22、第二段空处应填的一组动词是(1分)( )

A.涨  动  飞          B.满  摇  挂

C.荡  晃  抖          D.涌  抖  飘

23、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这一修辞手法体现在四段里的标志是“___________”一词。(3分)

[答案]

24、本文出现两个“它”,第一个加线的“它”指代___________,第二个加线的“它”指代___________。(2分)

[答案]

25、给加线的字注音释义。(2分)

  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文末“广播”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7、本文寓意深刻,从表面看文中写的蒲公英是弱小的,其实质却是___________的象征。本文通过蒲公英坦然面对强暴,表现了___________的精神,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3分)

[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8~31题。

徐晓杭

  ①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②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③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④问谁,问上帝吗?

  ⑤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⑥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⑦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⑧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⑨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心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⑩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28、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9、作者在第⑩段写道:“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说说“蒿菜们”高兴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0、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茼蒿的复杂感情,其中有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 。(2分)

[答案]

31、请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写作(40分)

32、请根据下面话题及要求写一篇作文。

  人在旅途,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砺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青春因此而精彩。

  要求:①请以“过程”为话题,写出生活中的某一个过程,并写出你真实的感悟:或写出与“过程”相关的见解;②自拟题目,如能拟出新颖、生动的题目,可适当加分;③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写诗要主题鲜明,语言生动精练,有一定韵律,篇幅20行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