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交往——我和父母

一、知识概述

新课导入:

两代人的对话

父母说:这一代独生子女太幸福了,不愁吃不愁穿,哪里像我们当年什么都没有。

孩子说:生活有时太茫然,我们的痛苦你们无法理解。

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说苦闷,甚至要自杀,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不是早死了几十遍了。

孩子说:难道物质的贫乏就一定比精神的痛苦更令人沮丧?

父母说:现在的孩子早熟,早恋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

孩子说:爱情并非是毒药,顺其自然最好。……

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启示:

对话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的分歧出现了,“爱的冲突”发生了。

我认为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是沟通和理解。

①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②要彼此了解。

③要敞开心扉。

④要学会换位思考。

⑤要笑口常开。

⑥要求同存异。

⑦要耐心解释。

故事: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老父亲,辗转几日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别人探监带的是大包小包的日用品和食品,他带的是装有瓜子的白布包。来之前,他白天在田间劳 动,晚上在灯下嗑瓜子,嗑好瓜子肉堆在一起,父亲没舍得吃一粒,来的路费还是卖了鸡蛋和小猪换来的。儿子垂着头,想着父亲辛劳的情景,瓜子包含的千言万 语,他“扑通”给父亲跪下,深深地忏悔。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启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一)本课内容层次分析

  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其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而 在父母的心目中,却一般习惯于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保护。这时,经常会使孩子感到父母过分把自己当成小孩子,过多干涉自己的事,因而会产生种种不满情绪,与父 母发生冲突。针对这一心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让学生感激父母给予生命,体会父母子女感情的天然和纯真,正确化解这种“爱的冲 突”。

  家庭是学生最熟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正是因为太熟悉了,反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价值,不去珍惜家庭的温馨和关爱。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对父母关爱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本课“我和父母”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内容“我们都有温暖的家”,主要讲述了家庭类型和家的作用;

  第二个内容“孝亲敬长我本分”,主要讲述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怎样孝敬父母。

  第三个内容“‘爱的冲突’可化解”,主要讲述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即爱的冲突,以及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

  本课学习的主旨是为了让我们知道,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和谐相处。

(二)本课具体知识分析

  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家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摇篮。十几年过去了,父母的脸上有了皱纹,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我们开始学会思考,家庭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家庭成员,自己应该怎样与父母、家人相处。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

1、家的类型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庭各有不同:

  (1)有的家由父母和儿女组成,是两代人的核心家庭;有的家庭是几代人组成的大家庭;有比较特殊的单亲家庭、收养家庭等。

  (2)我们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各个家庭经济状况也有差异。

2、不同的家庭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有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都有温暖的血缘亲情。

  (1)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

  我们从小长大所必需的衣食住行、教育、保健等物质财富来自父母和其他长辈的劳动。

   

  (2)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

  小时候,家里永远有妈妈的疼爱、父母的关切。将来我们长大了,离开父母,走上社会,家依然是温暖亲情的处所。

  (3)家是人生的港湾

  如果把人生比作航海,家庭的港湾为我们做好远航的准备,送我们扬帆出海;当我们遇到风浪挫折,需要休养疗伤,家是我们安全的避风港。

孝亲敬长我本分

1、天下父母无不疼爱子女,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孝敬父母的原因)

  (1)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宿、希望的寄托。

  (2)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对子女的奉献是无保留的,无论父母能力大小,财富多少,疼爱子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会抱着同样的期待,愿子女一生平安幸福。

2、孝敬父母长辈的必要性

  (1)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认为“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行为。

  (2)在中国传统中,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被视为做人的本分,成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3)孝敬父母不仅对父母,对家庭其他长辈也应该同样做到。

3、孝敬父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

  (1)在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

  (2)当父母年老,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就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

“爱的冲突”可化解

1、“爱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我们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能力逐渐增强,独立性逐渐显现,对父母惯常的关切、要求、管教可能越来越不以为然,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代沟”的分歧出现了,“爱的冲突”发生了。

2、“爱的冲突”的消极后果

  “爱的冲突”使父母忧心,使自己烦恼,使家庭气氛紧张,消极后果显而易见。只要父母与子女共同努力,“爱的冲突”是可以化解的。

3、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沟通和理解

  我们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父母与需要我们的理解,要做到双方的理解,重要的途径是沟通。让我们停止对父母的抱怨、责怪,从自己做起。我们应该——

  (1)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发脾气,不闹对立;

  (2)经常与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朋友关系;

  (3)遇事多和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要自作主张;

  (4)对父母作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

  (5)做了错事主动检讨,不逃避责任;

  (6)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他们的难处和心情;

  (7)学习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朋友;

  (8)发现父母言行有误,敢于指出,耐心说服纠正,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坚持正确原则。

二、重难点知识解析

1、孝敬父母长辈的必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知识。教材对此知识进行简要地讲述,在此我们具体掌握和理解以下知识:

  (1)孝敬父母长辈的必要性

  ①“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为人子女者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

  ②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③孝敬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

  (2)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的方式

  ①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求子女履行孝敬父母长辈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等。

  ②孝敬父母长辈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等都能让他们张开笑脸。

  ③儿女给父母的回报,对照父母一生为儿女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将来,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着自己的父母;现在,我们要趁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2、有关“爱的冲突”可以化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知识。

  ★代沟形成的原因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中学生正处在与父母心理差异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子女与父母之间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观点相左,差异较大,容易造成隔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形成原因:

  (1)个人的成长和变化,就是“代沟”产生的首要原因。

  (2)个人成长的变化引起对父母的认识和评价的变化,是代沟产生的重要原因。

  ①小时候,父母在我们心目中是权威,我们绝对服从父母的管教。

  ②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我们看到父母的不足,和父母的想法产生了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加大。

  ③一般而言,一个人要到成家到后,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增加,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父母。

  (3)由于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代人对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是本课的另一重点知识。

  由于父母与子女不同的经历和文化差异,两代人之间就不可能没有“代沟”,家庭矛盾和冲突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千万别为“代沟”发愁。

  (1)代沟并不影响两代人的相互接纳,相反,这完全可以通过两代人的沟通去预防和填平,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因为通过沟通才能理解父母的心理,懂得父母的心思,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有用心沟通,才能真情交融。

  (2)我们现在处于青春期,对人对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要尽力克服烦躁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我们应该知道,父母都希望也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

典型例题

一、命题规律和趋势

  本课使我们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本课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还会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以活动探究题的形式出现,灵活多样,常与多种社会热点进行结合,命题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结合具体的案例,考查学生如何正确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正确看待与父母之间的矛 盾,体验到“爱的冲突”的消极后果;用实践探究的方式考查学生如何解决“爱的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沟通的正确方法,学会双赢的沟通策略,这也是考试命题 的重点。还可以设立其他一些更为开放的题型,让学生实话实说,反省自己与父母交往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这也是有可能在考试命题中出现的。

二、典型示例

1、2003春节晚会中,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 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 让爱天天 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可见作 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

A.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平安和快乐

D.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都有温暖的家”,不同的家庭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有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都有温暖的血缘亲情。

2、我要去踢球,爸妈要我先做作业;我要听音乐,爸妈要我学习;我要看《哈里·波特》,爸妈要我看《青春之歌》;我要去郊游,爸妈要我说出同行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这种迹象表明( )

A.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了代沟

B.子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了

C.父母对子女的爱

D.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答案:ABC

解析:

  我们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能力逐渐增强,独立性逐渐显 现,对父母惯常的关切、要求、管教可能越来越不以为然,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代沟”的分歧出现了,“爱的冲突”发生了。D项把子 女与父母的矛盾直接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中学七年级(5)班王华同学,在谈到父母时说:“我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和他们交流感情。父母有时批评我,我还和他们顶嘴。虽然事后感到内疚,有心向父母认错,可又不愿意!我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做……”。据此回答3~4题。

3、王华同学出现烦恼的原因是( )

A.我们进入青春期后急于独立,渴望被大人尊重

B.家长对子女的爱比过去减少了

C.父母不值得我们尊敬和崇拜

D.王华同学的心态不正常

答案:A

解析: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但在父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于是出现了烦恼。

4、王华最好的做法是( )

A.与父母对峙和僵持下去

B.离家出走

C.珍惜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与父母沟通

D.坚持自己的观点,保持自尊

答案:C

解析:

  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爱的冲突”的化解的积极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