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课件下载



  
实验专题(一)

一周强化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综合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

1.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

  (2)掌握实验方法步骤;

  (3)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

  (4)会观察、解释实验现象,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5)会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2.设计实验的能力.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方法归纳]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示波器.

2.在力学和电学实验中,常需要利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基本物理量.

 

基本物理量

测量仪器

力学

长度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时间

秒表(停表)、打点计时器

质量

天平

电学

电阻(粗测)

欧姆表

电流

电流表

电压

电压表

3.读数方法:

  用各种测量仪器测量有关物理量,读数时首先要弄清测量仪器的精度.以螺旋测微器为例:精度为mm=0.01mm,其读数方法是:读数=固定刻度数(含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数(含估读刻度数)×精度.

[典例分析]

【例1】请将下列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示数___________s        示数__________s

示数___________cm       示数__________cm

【特别提示】

  一般来说,除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外,其他测量仪器的读数都需要估读,即读到精度的下一位.

二、独立完成实验

[方法归纳]

1.常见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

  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这时,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理量的测量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待测物理量

基本测量方法

力学

速度

①利用纸带,;②利用平抛,

加速度

①利用纸带,逐差法;②利用单摆

根据F=ma转化为测量m、a

根据转化为测量m、S、v

电学

电阻(精确测量)

①根据转化为测量U、I(伏安法);②电阻箱(半偏、替代)

电功率

根据P=IU转化为测量U、I

电源电动势

根据E=U+Ir转化为测量U、I

2.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

  为了减小由于实验数据而引起的偶然误差,常需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图象法

3.实验误差的分析

  中学物理中只要求初步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能定性分析某些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知道用平均值法、图象法减小偶然误差;但不要求计算误差.

  (1)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测量值总是有规律的朝着某一方向偏离真值(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仪器本身不够精确,或实验原理、方法不够完善.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测量值的无规则起伏称为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多次测量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因此,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偶然误差.

  (2)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设某物理量的真值为A0,测量值为A,则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为.真值A0常以公认值、理论值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代替.

[典型分析]

例1、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5-1甲所示,图5—1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图5—1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利用逐差法求小车的加速度.由纸带可知,任意两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s,

  由逐差法可得

  则

  

  =4.00m/s2

(2)为了求出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还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和这两点间的高度差h.

  小车的受力情况如图5—2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所以,

点评:

  (1)逐差法充分利用了纸带的实验数据,从而减小了数据测量引起的偶然误差.本题中所给出的实验数据个数为奇数(9个),处理时常舍掉正中间的一个数据.

  (2)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无法直接测量,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转化为测量m,a,h和l.与此相类似,你能求出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的两记数点的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吗?

例2、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

实验步骤:

  (1)如图5—3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 =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5—4所示,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


图5—4

解析:

  ①本实验测量角速度的原理是:圆盘匀速转动时,其线速度,又角速度,所以,其原理式为.

  在纸带上选定两点,设它们在米尺上对应的刻度值分别为x1、x2,数出这两点间(含这两点)的打点数n,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这两点的时间间隔t=(n-1)T,这段时间内圆盘转过的弧长S=x2-x1,若测得圆盘的半径为r,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②若取cm,则n=9,又cm.

  代入可得

点评:

  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的依据和关键.虽然该实验没有做过,但所用到的实验方法并不陌生,要结合题给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通过联想和迁移,弄清实验原理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进而得出待测量的表达式.

例3、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

U(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图5—5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图5—5

  (3)若将该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图中)

解析:

  (1)由于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如:电压为2.00V时,其阻值R=),为减少由于电表接入电路引起的系统误差,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为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滑线变阻器应连接成分压电路,实验电路如图5—6所示.

图5—6       图5—7   

  (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在U—I坐标系中描点,并将这些数据点连接成一条平滑的曲线,如图5—7所示.

  (3)根据作出电源的U—I图线,它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坐标就是小灯泡的工作点,即工作电流I=0.35A,工作电压U=0.8V,故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IU=0.28W.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主要包括①实验原理及电路;②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其中利用图线确定小灯泡与电源连接后的工作点是解答本题第(3)问的关键.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