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目前的高考“独木桥”式选拔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高考改革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以及选拔和录取方式,让考生能多渠道、多层次接受适合自己教育平台。
B.自从人类拥有核武器以来,真正在战场上被使用过的只有1945年美国投放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C.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就农产品价格变化来谈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D.为此,中央制定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八七会议”后,8月9日,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回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B.巴黎十几场雨果研讨会的课题有:“秩序与颠覆”、“雨果与流放”、“雨果与大海”、“雨果与宗教”、“雨果与死刑”、“雨果与建筑保护”等……
C.“中国博客第一案”——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状告中国博客网的官司,尽管目前尚未“尘埃落定”,但有关博客自律与他律的话题已引起网上乃至现实社会的热烈讨论。
D.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撰写的长征纪实《西行漫记》,(直译为《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一出版,就在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2.5分)( )
A.《重庆晨报消息》,铁道部前不久正式开通“铁流网”(www.tieliu.com.cn),市民只要登陆该网,就可以在网上订票。
B.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小说:《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C.2002年、2003年,中国与东盟各国先后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关系进一步升格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D.弃核,还是不弃核?这是朝鲜面临的两难的选择。外界猜测,朝鲜不过是想在谈判中获得最大的利益——经济的援助和安全的保障。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中国人口众多,易出人才,英雄豪杰代代不断,这是我们的骄傲。不幸的是还有另一面:出现的坏人好多也是“出类拔萃”的。
B.古堡上写着几个硕大的字:“我们期待死亡尤胜于你们渴望生存。”——这句话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伊斯兰教最初的传播时期。
C.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D.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巴黎圣母院》还一版再版。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那里的大多数居民,不但连县城都未去过,而且连卡车都不知为何物?很少有机会同外界接触,他们通常心灵都很善良。
B.“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鲁迅《花边文学·读几本书》)读书、教育,应该使人聪明,激活观察、思索的能力,而不是相反。
C.艺术教育无论在智育、德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
D.毛泽东同志《水调歌头·游泳》一诗中提出的远大理想——“更立西江古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已经成为了现实。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台定于9月10日和11日连续播放一个名为《通往“9·11”之路》的系列片,试图说明2001年那场改变世界的恐怖袭击究竟根源何在。
B.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五大项目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两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C.中国坚持新安全观,参加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坚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主张。
D.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实施办法规定:任何建设项目,都不能违反规划,不得为了争取资金而迁就投资单位的不合理要求。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针对社会上在祖国利益面前荣耻不分、甚至荣耻颠倒的现象,“八荣八耻”鲜明地区分了光荣和耻辱的界限。
B.有一句古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把这本书看作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学说。其实《论语》的思想用两个字来说就是“做人”。
C.由于肉毒素(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出来的毒素)可以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因此泰国军方也参加了对这起中毒事件的调查。
D.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入其外,故能观之”。
8、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符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早期教育专家认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
B.不管我们是否情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历史过去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时代正在到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生命点燃生命,才会收获喜悦和幸福。
C.王国维说人生成大事者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这是一个有着不同认识的问题。但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等,是可以纳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
9、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B.实施语文教学新课标与高考命题之间的矛盾是今后难解的一大症结。这一症结,有没有解?谁来解?怎么解?都值得仔细研究。
C.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000年,地球上在三个地方诞生了三个伟大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印度哈拉巴文明。
D.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10、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在天津,沉寂数月的天津市检察长李宝金案终于得到了确认(本报6月29日《检察长被传“客串”房产生意》曾报道)。
B.“中国区域很大,中国人之间有很多不同,”胡润说:“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做事完全不同,南方人中江苏人和浙江人又不同。”
C.“国学”曾被供奉于历史的神坛之上,也曾遭遇百年挫折。它究竟是五千年文明史留给我们的丰厚馈赠?还是一个弃之惟恐不及的沉重包袱?
D.这样的文章无高远之宏旨,无壮阔之视界,无曼妙之意境,更勿谈特立独行之思想锋芒。想一想,阅读这样的作文,怎能不味同嚼蜡?怎能不精神倦怠?
1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大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雄心勃勃,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她是从四叔家出来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D.老子思想中,充满了戒惧心态,“豫呵其若冬涉水”(《道德经》第十五章),就是说人生要随时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
1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过去,由于全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很小,分配格局就像一个“矩形”;现在,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层很明显,分配格局就像一个“倒三角形”。
B.为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给每个孩子创造一个公平的人生起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2006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财政收入,依然创下了新高。可是,如果从民生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我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欣喜之余,也有深深的忧虑。
D.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取代。
1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符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天然林的保护。以伐木为生的农民纷纷改行,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二、三产业。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为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C.从诗的首联中黄鹤归来一语来判断,“鄂州南楼”中的“鄂州”是今武汉市的武昌,诗人此次登临的南楼建于黄鹄(鹤)山上。
D.“明天我们去不去看戏?妈妈!”小华大声问。
1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他从1990年开始“赋闲”(仍担任商务印书馆顾问),时间多了,除了讲学,便是写作。
B.不过,他表示,“除非国家急需,否则就算探明也不会开采这些矿藏。对可可西里的保护绝对重于开发”。
C.怎样进行国学研究,怎样振兴国学,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为此,《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编发了《重振国学》的一组争论文章。
D.“500公斤大米,200公斤挂面,500吨柴油,500卷卫生纸……”清点着一路辎重,队员刘建、刘康明告诉记者:这次科考,组织者仔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力争万无一失。
1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符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我不知道记者们这样卖力地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以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呢?
B.春节临近,居民集中采购,这本身加大了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客观上会带动物价上涨。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1月份CPI会达到6.5%(消费者物价指数)。
C.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描写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迂腐、软弱,杖藜老人的机智、沉着;而且都描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D.在一般的思维中有这样一种定势:名人喜欢、推崇的东西一定是好的,性能、质量一定是过硬的。这就是崇拜名人的心理。
1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在希拉里的狂热追随者眼中,她是一个勇敢的妻子,一位富有魅力的女人,一位充满智慧的女强人;而在她的政敌眼中,希拉里则是一个虚伪狡诈、老于世故、擅长玩弄政治伎俩的女人。
B.的确,正因为苏东坡“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C.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一门学问,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加有说服力?如何使别人听取你的意见,采纳你的建议?更是一种奇妙的艺术。
D.随着探测的进展,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除个别例外,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此时哈勒已经表明这些星云确实是河外星系)
1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并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B.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C.《诗经》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是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D.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力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18、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明辨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而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正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B.近90个国家的政界、经济界、新闻界人士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又称达沃斯论坛),就世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研讨。
C.“河口大桥通车了,”老王兴奋地告诉大家说:“再过三五天,我们就可以乘车进城而不走山路了。”
D.最终,这一技术可能会有助于解决一个持久性难题,给改造过的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让它们自己能够排除废物。
19、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选择,一旦成为信印,就有了坚不可摧的力量;选择,一旦成为信仰,就会化为无怨无悔的行动。
B.《人民日报》推出《劳动者之歌》栏目以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C.新文化派的主将陈独秀曾指出:“现代欧洲文坛第一推重者,厥唯剧本,诗与小说退居第二流”(《现代欧洲文艺史谭》)。
D.在农业领域,欧盟各成员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共享,贸易促进和动物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5分)( )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白居易有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同一季节中,桃花何以忽而“芳菲尽”,忽而又“始盛开”呢?
C.《长江日报》的“黄鹤楼·城周刊”分别用整张报纸四版的篇幅刊发了《楚风汉韵》系列,对汉剧与楚剧作了大量的宣传。
D.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冶人们的性情? 因为它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21、从修辞角度看,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苦瓜苗就像一个①_______样,自生自长,蔫蔫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然而,它却努力的活了下来,便渐渐的长大。它似乎满是敌意,一天比一天不规矩,或绕着南瓜藤,或在冬瓜架上②_________。我不得不找来一根棍子,把它绑在棍上,③___________。
A.①病儿 ②胡搅蛮缠 ③限制它的生长
B.①弃儿 ②胡搅蛮缠 ③约束它的行为
C.①病儿 ②胡乱缠绕 ③约束它的行为
D.①弃儿 ②胡乱缠绕 ③限制它的生长
2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时、嗟老叹悲……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淳。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春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直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2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述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紧扣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凸现诗仙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月光把野地镀成银色。恰好有几片云小跑着去找月亮,月亮也小跑着躲那些云,云比月亮跑得快,月亮终于被遮住了。
——用拟人手法,笔法轻灵地描绘了一幅云追月的图画。把云和月都写活了。
C.巴金先生在致冰心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现在我们也对巴金先生说:“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在引用和重复中,蕴含着对冰心、巴金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灯”这一喻体,使人联想到文坛前辈的不朽作品和巨大精神力量。
D.我的两耳灌满了大潮的喧响。多少面鼙鼓在擂动?多少面旌旗在翻卷?多少人组成的巨型乐队在演奏?大海是活脱脱的千手观音,大潮是大海充满魔力的手指。没有大海做力源,大潮哪有如此这般的强烈、浩大和雄奇?
——连续使用比喻、排比和反问,写出大海涨潮时的伟力和振聋发聩的声响。
24、“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的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2分)( )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人人间仓库的朵朵银棉。
25、对下面文段中比喻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一次,北京某礼堂,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B.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
C.“石缝里的草”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
D.“石缝里的草”是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
26、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宋代的苏舜钦住在他丈人家中,每晚要饮一斗酒。他丈人感到很奇怪,就去窥探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就满饮一大杯。他丈人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这就是有名的“汉书下酒”的典故,其乐趣在“书”而不在“酒”也。
A.好书一部不为多,只要有乐趣,越多越好。
B.读《汉书》让人有太多的遗憾。
C.好文章能引起人们的乐趣,读得越多乐趣越大。
D.能引起人们乐趣的好文章越多越好。
27、下列四句都是比喻句,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微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28、对下列古诗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29、评析下面诗句中加线词语的修辞效果。(3分)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晴”实指___________,暗指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答案]
30、根据文意,在下边的两条横线上各写一个比喻句,且这个比喻句能较准确地阐释前边语段的含义。(4分)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与肉体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那是用思想与心态来衡量的。有的人,正当少年,却胸无远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年华已老,却壮心不已而朝气蓬勃,年老了却永远年轻。生理的青春如________________;心理的青春如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1、下面的比喻,运用得不够贴切,请予以修改。修改后要保留以“歌声”为本体。(3分)
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2、把下面画线的文字改写成对偶的形式。(2分)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改写:这座小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3、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的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4、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有一个比喻和拟人句;只要保持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5分)
原句: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猛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5、任选一句作对联的出句,写出你的对句。(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末字用平声字)(4分)
上联:①闻鸡起舞 ②读书千古事
下联: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3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阅读过的许多名言、格言,都是智慧的,是教人进取、催人奋进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新?“真水无香”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痛、空阔无边。既是高山仰止的意思,也是人至察、水至清的意思。
请以“真水无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