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课件下载



  
定比分点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一周强化

一、一周内容概述

  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是向量坐标运算的应用之一,是把有向线段和分点所具有的图形特征,通过坐标运算表示出来.通过本节学习,要正确理解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λ的含义,掌握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平面向量这一章重点内容之一,其难点是数量积定义的正确理解,以及运算律的证明与正确使用.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数量积是向量之间的乘法,与数的乘法是有区别的,故实数乘法的有关运算律不能照搬施行于向量乘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

(一)线段定比分点的意义

  设P1、P2是直线上的两点,点P是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若,则称点P为有向线段的分点,λ为分点P分线段所成的比.

(二)λ取值范围与点P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λ>0时P在线段P1P2上          

-1<λ<0时,P在反向延长线上   

λ<-1时,P在的延长线上      

(三)内分点与外分点的定义

若分点P在有向线段内,则称分点P为内分点;

若分点P在有向线段外,则称分点P为外分点.

(四)分点坐标公式:

若P(x,y),P1(x1,y1),P2(x2,y2),

(五)中点坐标公式:

若P(x,y)是P1(x1,y1),P2(x2,y2)的中点,则

(六)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向量的夹角

  如图所示,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作则∠AOB=θ(0°≤θ≤180°)叫作向量ab的夹角.当ab同向时,θ=0°;当ab异向时,θ=180°.

数量积的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它们的夹角为θ,则数量|a|·|b| cosθ 叫做ab的数量积(内积),记作a·b,即a·b=|a|·|b|cosθ.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

(七)数量积的重要性质

ab都是非零向量,e是单位向量,θ是ae的夹角,根据定义可推得如下性质.

(1)e·a=a·e=|a|cosθ.

(2)当ab同向时,a·b=|a|·|b|;当ab反向时,a·b=-|a|·|b|.特别地,a·a=|a|2,或.

(3)当ab时,a·b=0;反之也成立,即aba·b=0.

(4)(向量夹角的公式).

(5)|a·b|≤|a|·|b|.

(八)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交换律

a·b = b·a

与实数相乘的结合律

(λa)·b =λ(a·b)= a·λb

分配律

ab)·c= a·cb·c

(九)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向量式

aba·b=0

坐标式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在运用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时,要注意(x1,y1)是起点的坐标,(x2,y2)是终点的坐标,(x,y)表示分点的坐标,在每个等式中涉及到四个不同的量,它们分别表示三个坐标和定比λ,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便可求第四个量.

(二)如何确定定比分点坐标公式中的λ

  1、由坐标确定:

  2、由(不能错误的表示为)再据的方向决定λ的符号.

(三)特殊情况的分析

1、λ=0时,分点P与起点P1重合

2、λ=1时,分点P为线段P1P2的中点

3、λ不可能等于-1(若λ=-1,则P1、P2重合,与P1P2为线段矛盾)

  ∴λ∈(-∞,-1)∪(-1,+∞)

4、无论λ取何实数(当然λ≠-1)分点P不可能与终点P2重合

(四)关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几何意义,要注意:

  (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一种乘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乘法是有区别的,在书写时一定要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决不可混淆. a·b中的点“·”一般不能省略.

  (2)在运用数量积公式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两向量夹角范围是0°≤θ≤180°.

  (3)当a0时,由a·b =0不能推出b一定是零向量,这是因为任意一个与a垂直的非零向量b,都有a·b =0.这由向量的几何意义就可以理解.

(五)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有

a·b=0ab

因此,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解决有关长度、角度、垂直的问题.

(六)关于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要注意:

  (1)二向量的数量积不是向量而是数量.要准确区分二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与数乘向量、实数与实数的积之间的差异.

  (2)若a、b、c(b≠0)为实数,则但对于向量就不正确,即.

  (3)数量积的运算只适合交换律、加乘分配律及数乘结合律,但不适合乘法结合律,即(a·bc不一定等于ab·c).这是由于(a·bc表示一个与c共线的向量,而 ab·c)表示一个与a共线的向量,而ca不一定共线.也就有ab·c)与(a·bc不一定相等.

四、例题讲解

例1、已知点A分有向线段的比为2,求下列定比λ:

(1)A分的比;

(2)B分的比;

(3)C分的比.

[解析]

例2、已知三点A(x1,y1),B(x2,y2),C(x3,y3),D点内分的比为,E在BC上,且使△BDE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求向量的坐标.(提示:三角形面积等于两边与其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解析]

例3、若直线y=-ax-2与连接P(-2,1)、Q(3,2)两点的线段有交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

例4、已知:|a|=3,|b|=6,当①ab,②ab,③ab的夹角是60°时,分别求a·b.

[解析]

例5、已知ab都是非零向量,且a+3b与7a-5b垂直,a-4b与7a-2b垂直,求ab的夹角.

[解析]

例6、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是从D作AC的垂线的垂足,F是DE的中点.求证:AF⊥BE.

[解析]

- 返回 -